訪談 河北企業必須超越基于國內的競爭 晶龍集團董事長靳保芳
 晶龍集團董事長 靳保芳
記者:從一家鄉土化企業,成長為一個跨國性的企業,晶龍完成了一個市場主體的快速發育,為什么還要進軍現代服務業,進行新一輪轉型呢?
記者:平臺越大,挑戰就越大。我們必須做出新的抉擇。從晶龍產品、經營手段以及公司上市來看,晶龍已經從真正意義上走上了國際化。
記者:這個產業目前的挑戰主要來自哪里呢?
靳保芳:現在全球都在圍繞太陽能搞研究,假如這一行業爆發一場技術革命,就會危及到我們的生存。我們當前處于賣方市場,市場一旦發生變化,我們還不具備市場開發能力。一旦材料過剩,價格戰就會隨之而來。國內太陽能產業競爭已經加劇,目前全國拉晶企業已經有48家,太陽能電池企業已經達到20家,太陽能電池組件企業300多家。
記者:應對這些挑戰最核心的東西是什么呢?
靳保芳:一個是核心技術,一個是價格。最終取決于企業的規模和實力。因為核心技術需要投入研發,需要引進更高級技術和人才,價格戰能打贏,需要企業規模優勢作支撐。在此基礎上,企業還要尋找更好更多的產業支撐點,增加安全度。
記者:從企業面臨的挑戰和轉型看,晶龍會不會考慮選擇多元化經營?
靳保芳:我們需要適當多元化,要為企業尋找到更多戰略支撐點。當然,這需要企業持續盈利能力保持在一個相當的水平。
記者:除了來自產業發展變數帶來的挑戰,從晶龍內部看,最大的挑戰來自哪里?
靳保芳:來自如何實現管理思想的戰略升級和經營思想的戰略升級。隨著企業規模的激增,產業鏈條的延伸,對產業新形勢的預判,我們必須保證戰略決策的正確。走出家門,認識世界,與國際上最頂尖的企業打交道,就會發現自己最需要的東西,最能利用的資源,找到最適宜自己的發展取向。
記者:基于這種新的認識,未來晶龍要實現一種怎樣的生存發展狀態呢?
靳保芳:晶龍要從經營企業到經營人才,從經營產品到經營資本,從經營有形資產到經營無形資產。經營人才方面,我們要在內部營造人才成長空間和環境,在外部要不惜一切代價廣招英才;經營資本要通過市場手段比如上市,來提升企業的價值,資本運作實際上就是“賣企業”,我們要賣最好的價錢;經營無形資產,最終體現在自有技術和品牌上,我們賣單晶爐技術,就贏得了相應的股份。有形資產越分越少,無形資產則是越分越多。
記者:新理念下,晶龍如何去實現這種預期呢?
靳保芳:今后我們要做好三件事:做別人不愿做的,做別人不敢做的,做別人做不了的。這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一句話:河北企業必須超越基于國內的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