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滄桑巨變,十年中國雄起。十年前,黨的十六大召開,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十年后,作為中國唯一擁有全產業鏈優勢和全產業布局,并依靠我國企業自主技術創新發展起來的太陽能光熱產業,迅速站上全球太陽能光熱產業制造能力最強、推廣應用面積最大的產業高點。

聯合國工發組織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主任喜文華
作為我國節能減排的主導產業,在國家節能政策的持續推動下,在國內太陽能光熱領軍企業的持續推動下,太陽能光熱正在從熱水器到熱水和熱能的持續升級轉型。目前,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在空調制冷、綠色節能工業鍋爐、海水淡化,包括太陽能熱發電等領域均展開積極探索和戰略布局,并將產業應用的觸角伸向家庭的供暖制冷,農業生產熱水、工業印染、海水淡化、照明發電等多個領域。 相關行業協會分析預計,到2015年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的年產量將達到1.2億平方米左右,保有量達到4億立方米左右。這意味著,已經占據我國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主通道的太陽能光熱產業,將在2013年開啟新十年的大發展。 正是基于中國在太陽能技術創新研發和市場推廣應用等領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2005年中國政府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在維也納正式簽字批準,“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落戶甘肅省自然能源研究所,由此全面加速并拉開了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的新序幕。 日前,為回顧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過去10年來取得的發展成就,展望太陽能光熱產業在“十二五”發展期間的轉型升級方向,親歷中國太陽能產業30多年發展并見證過去10年快速成長的聯合國工發組織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主任、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長喜文華接受了記者專訪。 十年發展成就突出 記者:喜主任,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采訪,能否從全球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發展的角度,談一談過去10年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取得的成就和發展? 喜文華:這十年是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發展最快的時期。從整個產業環境來看,經歷了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產品技術上完成了從一般技術向成熟技術的升級,市場推廣上也經歷了從小打小鬧向整體推廣普及的跨越式發展。 2009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出席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的演講中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制造和應用世界第一,為世界節能減排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具體來看,我國在太陽能熱水器這一產品的生產規模和推廣應用上,都已經占到全球70%—80%左右的份額,穩居全球首位。可以說,太陽能光熱產業在過去10年取得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也給全球其它國家和地區在太陽能熱利用領域的發展提供寶貴借鑒。 記者:最近10年來,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在規模化制造、市場推廣、產品技術標準等方面的積累與創新,能否推動太陽能光熱產業在“十二五”期間的持續轉型升級? 喜文華:目前,我國在太陽能光熱產品的制造水平和能力已經很有競爭力,特別是在太陽能熱水器的制造設備等方面處在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在一般產品技術研發水平上也取得不錯發展,開始向更高的技術創新發起沖擊。 客觀地說,我國在太陽能光熱的產品、技術、標準、市場等方面發展,已經基本成熟。只要按照國家標準來生產,質量都是沒有問題的。當然,整個行業還處在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中,一些企業還存在偷工減料的行為,一些用戶還不太會使用太陽能,需要企業在太陽能推廣中加強培訓,在產品質量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方面持續提升。 在發展中找到增長點 記者:當前,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接下來又應該如何在“十二五”期間實現突破? 喜文華:就像一個人要經歷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的各個階段成長,到研究生階段就基本成熟一樣。作為新能源的太陽能產業還處在發展過程中,在產品技術創新能力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同時,對于很多企業在產品質量上也面臨持續提升的空間。 “十二五”期間,中國的太陽能光熱利用應該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重點要實現產品多樣化。不能只是熱水器全球第一,還要研發與建筑結合的各種太陽能光熱器件制造,并推廣應用到各種建筑物上去。這就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記者: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從去年開始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遭遇階段性停滯,不少企業出現銷售下滑的情況。就你看來未來太陽能光熱企業的增長空間還有沒有?主要在哪里? 喜文華:太陽能光熱利用的前景非常廣闊。特別是在與建筑一體化結合的太陽能光熱產品,它的市場是永恒的。為什么說是永恒呢?地球上只要是有人去建房子,就有市場。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小康社會,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以及農村示范區等,都可以推廣和應用太陽能光熱產品。 我認為,太陽能光熱產業的市場非常好,前景很廣闊。 產業呈螺旋式健康發展 記者: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太陽能光熱行業出現一些不同聲音,認為“太陽能光熱產業爛透了”,并要“每月揭露一次行業潛規則”。你又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喜文華:我可以很理性地告訴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在太陽能這一新興事物出現還沒有發展到一個高水平的階段,就說這個行業爛透了,這是對行業一種不負責任的評價。 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還是一個新事物、很年輕,人們認識并利用太陽能光熱的過程還不是很久。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在這個領域堅持了30多年持續投入,但真正讓人們認識并大量應用太陽能光熱只是最近這十年的事情。 記者:也就是說,太陽能光熱產業當前的發展整體成就是巨大的,并沒有說爛透了,有很多潛規則? 喜文華:肯定沒有爛透了,你可以去問問太陽能光熱大企業,如果這個行業爛透了,他們早就不做了。你還可以問問說這種話的企業,既然覺得這個行業爛透了,為什么還要每天打廣告來說這件事兒呢?他能自圓其說嗎? 一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問題、阻力和挫折,我們可以在發展過程中總結、規范,但不能說它爛透了,這太極端。 記者:對于任何行業來說,其實都面臨著轉型升級帶來的變革和陣痛。按照事物發展規律來看,亂中求治并最終在螺旋式循環發展過程中得到提升和改變,從而在新十年獲得更大發展? 喜文華:過去10年來,我國在發展太陽能光熱應用的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突出和卓越的,為中國節能減排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太陽能利用這條道路上,包括目前走入低潮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問題都是暫時性的,它的前景照樣是光明的。我們需要總結為什么走入低潮,把原因找到,解決掉,繼續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