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論文】近岸海洋能應用模式的探討 |
(時間:2010-5-28 17:28:34) |
近日,《中國能源報》 (2010-05-24 第03版)刊登了國家海洋局發布的《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0》---并以“海洋能源重要性日益凸顯”為題記者特此采訪相關專家,圍繞《報告》對中國海洋能源發展的相關成就、問題及趨勢進行分析解讀。文中《海洋經濟》雜志主編劉洪濱表示,“海洋新能源的技術,別的國家做好了,我們拿來消化吸收一下,做些模仿、改進、克隆,也是可以的,但是這樣就永遠落在人家后面了。必須要加強這方面的自主研發。” 眾所周知,現在海洋能中波浪能的能量最為巨大,但在利用波浪能或潮汐能發電的領域卻幾乎是空白的,這是中國領先于世界的最好機會!我國有些人可能還自喜著中國有世界第三大的潮汐發電站(已二十多年),但并沒有意識到這只是過去,而且按現在的環保標準,這種電站幾乎是不可能推廣的,它是一種圍海大壩式的潮汐能發電站。 《中國能源》2009年在05期的《潮汐發電的經濟效益與其在中國運營模式的探討》一文中寫道:“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實驗和花費了巨額經費之后,美國科學界和工程界在種類繁多的潮汐發電技術中,篩選出“海底基座”式潮汐發電的技術。目前和可見的將來,只有采用這種技術才能進行工業規模的生產,才能有其商業投資價值;并且對環境、生態影響最小。這個結論,也已被各沿海的工業化國家所證實。所以,中國完全也可以按照這一思路,將有限的資金集中在改進“海底”發電技術的研究中和新建水底發電站的項目上。” 可以說這已指明了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方向。 所有這些都證明了我國現在在潮汐能和波浪能發電方面正向著正確的方向轉變,這種轉變最起碼在思想上、輿論上已經開始了,現在國內、外很多企業正開始關注國外的這些新的技術,也有很多民營企業開始這方面的創新研究,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就是我國的一家創想波浪能項目公司(www.chinawavepower.com),他們具有多個關于海洋能方面的方案設計,方案分別針對不同的海面水文情況,具有很強的創意,在國內外的眾多方案中也有很大的優勢,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海洋分會秘書長王傳崑表示:“該公司的波浪能發電方案在國內是走在前面的,很有希望”。 通過圖我們可以了解到該公司其中一個利用潮流和近岸涌浪發電的的方案確實非常有創意,它的浮體上裝有一個發電機,發電機與水下的簡易水輪機是通過萬向結轉軸連接,簡易水輪機與浮體通過一個枝架連接,枝架與浮體固定連接,而枝架與簡易水輪機則通過兩點連接,連接點靠近簡易水輪機重心的前面,簡易水輪機可繞兩支點方向的軸線轉動,兩支點方向的軸線與水面平衡并與水流方向垂直。在枝架上還設有一水平板,水平板遠離枝架的一邊設有一塊沿水流方向垂直于水平板的水流導向板。這樣簡結的設計就可有效同時收集海水潮流和涌浪的巨大能量了,最終實現簡易水輪機在有水流及涌浪的情況下可以穩定地工作的目的,另外該方案并不需要對每個裝置進行基礎固定,而對整個陣列(多個裝置)進行基礎固定,對單個裝置則作軟固定就可以了,這也是該方案最大巧妙之處。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