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正泰新能超級品牌季的活動上,正泰新能首次對外開放展示零碳工廠布局。此前,正泰新能宣布旗下鹽城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完成零碳工廠認證,這標志著正泰新能首個零碳工廠達成,距離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實現2050年企業碳中和的承諾又近了一步。
作為正泰新能首家“零碳工廠”,鹽城基地通過精細化管控廠區設備、降低運營能耗等方式實現節能降碳。從基礎設施,到能源和碳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再到設備精細化運營和綠色供應鏈管理,“綠色”貫穿在鹽城基地的生產管理全流程中。正泰新能鹽城基地在“零碳工廠”建設期間,減少42221.37噸二氧化碳排放,另外實現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69.61%,溫室氣體減排量相當于種植了234萬棵樹。
正泰新能鹽城基地車間
六項指標全線通關
中國工業領域的碳排放占整體碳排放的近70%,工業領域實現綠色轉型的最基本單位是工廠。“零碳工廠”,即通過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技術性節能減排和碳信用抵消等措施,使工廠擁有凈排放為零的碳排放表現。“零碳工廠”對生產制造領域的雙碳工作具有標桿和樣板意義,在雙碳趨勢背景下,建設“零碳工廠”已成為企業尋求價值鏈“凈零”排放以邁向零碳的關鍵路徑。
然而,零碳工廠認證考核標準極為嚴苛,正泰新能依據的《零碳工廠評價規范》(T/CECA-G 0171一2022)為全球首個“零碳工廠”完整、可量化的建設標準和評價細則,考核指標包括基礎設施、能源和碳排放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能源和資源使用、產品、溫室氣體減排實施和碳抵消實施六個指標。而最終確認達到的零碳工廠,憑借的也正是正泰新能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自動化裝備、高智能化制造為準則的硬實力。
此外,今年6月,正泰新能與萊茵達成合作,雙方從工廠規劃設計、建設、生產服務、制度、管理體系等全流程上,攜手展開對零碳工廠的規劃與建設。作為由中國節能協會授權的首批零碳工廠評價認證服務機構之一,TÜV萊茵同時也是參編《零碳工廠評價規范》團體標準的唯一一家外資檢測認證機構。
鹽城基地升級“零碳工廠”
自2022年啟動“零碳工廠”升級項目,鹽城基地將重點放在“開源”和“節流”上。“開源”指的是創造和靈活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而“節流”則是通過各種手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碳排放。正泰新能鹽城基地總經理薛峰介紹,總體來看,“零碳工廠”的實現路徑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提高能效、應用節能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通過余熱回收、智能能源管理、屋頂光伏發電等一系列舉措,實現節能降耗。
正泰新能在工廠屋頂配備光伏電站,建設光伏停車棚、太陽能路燈等自發電設備,通過可再生能源電力來減少碳排放;其次,工廠升級了節能照明系統,采用節水器具和設備,淘汰高能耗設備,選用綠色建筑材料和低能耗建筑結構;同時建立能源和碳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對能耗進行動態監測和分析等等。此外,工廠還通過購買綠證,實現69.6%的綠電抵消比例和65.4%的碳信用抵消比例。
正泰新能鹽城基地屋頂光伏
由于產業特性,正泰新能在工業節能、降碳減排領域擁有深厚的積淀,在零碳改造方面也更具優勢。從電池車間、組件車間到綜合倉庫,共計26590塊正泰新能自主研發的ASTRO高效光伏組件被安裝在屋頂,安裝面積約80000平方米,總裝機容量約11MW。自今年1月7日并網后,電站預計每年產生1118萬度清潔電量,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374噸,減排二氧化碳6376噸,鋪設的光伏板完全可以滿足工廠日常照明所需的用電量,環境效益顯著。
基地還打造了光伏停車棚,車棚與光伏發電完美結合,是太陽能發電在社會生活應用的環保示范。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露天條件下停車的高溫問題,還能利用車棚閑置空間進行發電,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最大限度提高綠色清潔電力使用效率,集合了停車空間、屋頂發電、建筑美學三大功能。該光伏停車棚面積4614平方米,可容納220輛機動車及400余輛非機動車,年發電量可達92萬度。此外,基地還安裝了200盞太陽能路燈,每年可節約3萬度清潔電力,相當于減少碳排放17.72噸。
正泰新能鹽城基地光伏停車棚
不僅如此,在鹽城公司的很多車間,都幾乎看不到操作工人。正泰新能鹽城基地總經理薛峰表示,從建廠投產以來,生產線就開始逐步推進“自動化”作業。2022年公司通過研發、引進雙臂機器人和圖像檢查系統,取代了傳統的手工作業,自動化率提升到了95%。項目還升級配置了公司自行研發的自動水清洗系統及智能清洗機器人,實現光伏電站智能化的同時,有效提高發電量收益。據了解,通過自動化的改造不僅提高了產能同時人員減少了30%。“提升產能后,單位產品的能耗就會大幅度下降。”薛峰透露,在未來正泰新能的車間內將會實現自動化全覆蓋,這意味著還會降低自身的碳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正泰新能還構建包含能源管理、燃機發電及余熱利用、光伏發電、充電樁等在內的零碳智能化信息系統,對基地供能和用能進行一體化協同管控。正是得益于正泰新能在生產端、技術端、管理端、回收端、產品端全鏈路減排的長效布局,鹽城基地擁有先進的光伏組件及電池生產線,采用前沿的生產工藝,大量運用智能制造技術,實現生產過程全數字化管理,自動化率高達95%。
正泰新能鹽城基地圖像檢查系統
計劃2028年前完成8個零碳工廠建設
“首家碳中和工廠認證工作順利完成,在企業內部起到了示范效果。未來,我們希望引領和培育一批‘零碳工廠’,帶動各家工廠積極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可再生能源項目應用和前沿低碳技術的研發,真正實現降本增效,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正泰新能常務副總裁、首席可持續發展官黃海燕表示。
一直以來,正泰新能堅決踐行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將人、產品、環境和諧共生作為企業價值追求。今年8月,正泰新能對外發布可持續發展戰略,公布了以2028年、2035年為時間節點的可持續發展路線圖,并承諾將在2050年實現企業碳中和。在這一目標指引下,正泰新能以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為主線,聚焦新科技、新能源、新生態,打造光伏產業低碳綠色新業態。
鹽城基地零碳工廠的成功打造,既是新發展環境下,正泰新能實現自身產業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正泰新能秉承以客戶為中心,提升自身零碳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更是正泰新能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經濟社會綠色發展與自然環境保護所做出的應有貢獻。
黃海燕透露,除了鹽城基地零碳工廠的穩步推進,正泰新能仍有多個零碳工廠在規劃中,預計2024年將完成3個零碳工廠的落地,到2028年,達到8個。
未來,正泰新能將把可持續理念與產品創新融合發展結合,聚焦應對氣候變化、自然資源管理、勞工與人權、職業健康安全、商業道德、供應鏈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大議題上的戰略目標,加速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減排,邁向綠色新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