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2023年6月14日—— 6月11日至14日,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成功舉辦。施耐德電氣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杰出代表入選《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綠色低碳案例集》,為產業可持續發展與綠色低碳轉型提供范本和指引。

《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綠色低碳案例集》當前,產業可持續進程正在不斷深化和加速。企業減碳意識大幅提升的同時,依然面臨方向不明、路徑不清、執行不力和回報不定的重重挑戰,亟需先行者的賦能和積極分享,為其他企業提供示范性的建設路徑和成功經驗。
為此,《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綠色低碳案例集》由中國經濟信息社等單位編寫,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經專家委員會考評,遴選出十個在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過程中取得突出成果的企業經典案例,從企業管理、戰略、可持續供應鏈、技術、產品、服務創新等多個維度對企業的綠色低碳實踐進行了闡述和剖析,旨在為更多企業推進減碳進程提供優秀范例。
此次入選《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綠色低碳案例集》,彰顯了施耐德電氣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卓越成就再獲權威認可。作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既是可持續發展的堅定踐行者,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賦能者;谧陨黹L期踐行可持續及賦能多行業落實減碳目標的經驗,施耐德電氣總結出了打造可持續發展企業的四大方針:
第一,戰略規劃,將減碳融入主業。早在2002年,施耐德電氣就將可持續發展納入公司的核心戰略,將可持續發展貫穿于業務的方方面面。第二,組織革新。構建與綠色低碳發展戰略相融合的組織體系,助力戰略落地。第三,技術創新。現有技術可解決全球70%的碳排放問題,其中數字化技術是企業減碳的切入點和加速器。第四,生態賦能。帶動產業上下游綠色低碳升級,同時向大眾倡導綠色理念。
同時,針對氣候變化挑戰,施耐德電氣還做出了一系列中長期承諾:到2025年,實現自身運營層面的碳中和;到2030年,自身運營層面實現“零碳就緒”;到2040年,實現端到端價值鏈的碳中和;到2050年,實現端到端價值鏈的凈零碳排放。
在施耐德電氣的全球營收中,帶來積極氣候影響的產品或者解決方案所創造的收入已經占到公司總收入的70%以上;在全球共有65家零碳工廠,在中國共有17家 “零碳工廠”、15家工信部“綠色工廠”和12家“碳中和”工廠。此外,2018年至今,施耐德電氣已幫助全球客戶節約和避免了4.58億噸碳排放,預計到2025年累計減少碳排放將達到8億噸。
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表示:“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堅定踐行者和長期賦能者,未來,施耐德電氣將持續以技術創新融合生態賦能,助力中國產業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