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中國節能:變廢為“暖” 多“能”降碳 |
(時間:2022/2/28 8:34:42) |
不燒煤,不燒油,不燒氣,提取江河湖海中的熱量為居民供暖,焚燒生活垃圾產出綠色電力……供暖季后,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全力以赴扛起綠色能源保供責任,把最綠色、最環保的清潔熱源送到百萬居民家中,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截至目前,供能面積達2350余萬平方米,綠色發電量超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19%。
“作為一家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中國節能充分發揮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的“排頭兵”作用,切實把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成果轉化為‘保供保民生’的強大動力,全力以赴扛起綠色能源保供責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說。
今年冬天,青島市金茂灣小區供熱的第一感受就是溫暖。與其他地方供暖不同的是,小區的供熱熱源來自一公里外的團島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變成中水,通過管道輸送到中節能海藍恒源新能源中心,經過水源熱泵主機,提取中水中的熱量,再轉送到居民家中。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中國節能系統性地提出區域能源發展模式與城市建筑低碳解決方案。以青島為例,利用區域內的污水、海水、生物質能等污廢潛藏和可再生能源,通過污水源熱泵技術、海水源熱泵技術、生物質鍋爐技術并結合峰谷分時水蓄能技術,實現區域能源供應,取得了可再生能源區域供能規模化應用的突破性進展,為青島地區新能源利用開辟了新途徑。截至目前,供熱面積達115萬平米,總規劃供能面積約1200萬平米。
“棲霞是聞名遐邇的蘋果之鄉,但當地每年都會有大量被修剪掉的蘋果枝條需要處置。”棲霞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負責人尤玉倫介紹,中國節能因地制宜建立生物質發電項目,將廢置的枝條從農戶手中收購過來,用于燃燒發電,再抽取蒸汽加壓后送入城區管網,供熱達226.86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10.72萬平方米。
作為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中央企業,中國節能近年來積極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系統性地提出區域能源發展模式與城市建筑低碳解決方案,為河南鄭州、山東棲霞、湖南長沙等多個城市提供新建小區的區域建筑冷暖供應和老舊小區的供能改造服務。
據了解,今年10月份以來,企業在區域能源供應方面累計供熱面積達1938萬平方米,今冬明春供熱總量預計可達558萬吉焦。
中國節能下屬中國環保石家莊公司自行建設、運營、管理全長約10公里的供氣管道,供氣面積覆蓋10萬多平方米,每年供氣50多萬噸,替代了各企業自備的燃煤小鍋爐,為園區(全稱)33家企業提供工業用汽。
無獨有偶,在山東臨沂固體廢棄物生態循環產業園,處理生活垃圾所產生的余熱在保障園區各單元供暖使用的同時,為80多家板材企業供能,替代了130多臺燃煤小鍋爐,相當于每年可節約標煤4萬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萬多噸。
保供以來,中國節能主動擔當、綠色供汽,所屬項目累計供汽55.3萬噸,為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和經濟平穩運行作出積極貢獻。
綠色電力,保萬家燈火。為進一步做好能源保供工作,中國節能多渠道提升電力供應能力,在全力保障風電、光電等清潔能源多發滿發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
2021年11月2日,集團所屬河南嵩縣石場村光伏項目成功并網發電;11月15日,集團下屬昌樂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順利實現首次并網發電。
中國節能甘肅馬鬃山第二風電場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每年可向電網輸送“綠電”約6.6億千瓦時。
通過數字化管理,中國節能有效提升了綠色能源供給側的效率。依托“能源互聯網平臺”構建中節能智慧運維體系,開拓能源互聯網模式,構建大數據共享、協同聯動一體化管控,使電站實現“本部—區域—電站”多級管理模式,電站運維效率提升50%、日發電量提升約6%。應用能源互聯網平臺精準發力,有效保障企業及居民用電。
為保障新投運項目機組安全穩定運行,中國節能通過重點開展“提質增效幫扶工作”,建立起本部定點幫扶,大區區域幫扶的幫扶機制,通過“新老項目生產值輪換”,成立“新項目調試幫扶專班”等具體方式,使新投運項目實現建運平穩過渡,提高設備作業率,全力保障機組應開盡開,多發滿發,累計供電8.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4%。
中國節能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中國節能的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總量紛紛達到新的峰值,僅風電的日均發電量就同比增長了70%,供能成效十分顯著。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