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浙江寧波合同能源管理“照亮”節能新路徑 |
(時間:2019-8-6 8:29:33) |
雖然并不是一個新的詞匯,但談起合同能源管理,不少市民仍是一頭霧水。 合同能源管理,即由專門的節能服務公司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向客戶提供能源效率審計、節能改造方案、設備采購、施工、運行維護等一條龍綜合服務,同時提供服務所需資金,并從設備運行節省下來的費用中回收投資,獲得利潤的節能業務方式。 自1997年以來,合同能源管理已逐漸成為我國政府推動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存在的隱性風險以及融資難等問題,這一雙贏模式在國內的發展并未達到預期。寧波的合同能源發展如何?探索出怎樣一條發展路徑?近日,記者相繼走訪了多家節能服務公司,探尋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的“寧波模式”。 華譜節能:技術創新鑄就“節能先鋒” “在寧波眾多節能服務公司里,我相信我們的效益肯定名列前茅。”作為寧波華譜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鐘永海接受記者采訪時充滿了自信。雖然扎根合同能源管理領域并不久,但“年輕”的華譜節能已在寧波實施17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據初步估算,17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每年可為用能單位節電700萬千瓦時,減少標煤2205噸。 “與其他節能服務公司略有不同,我們通過打通上下游,將燈具的核心技術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鐘永海說,通過技術創新,該公司實現了節能效果的大幅提升,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利潤。以鄞州經濟開發區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為例,1536盞路燈全部更換為高效智能LED燈后,該路面的平均照度與改造前相比提高了約30%。在亮度增加的同時,每盞路燈還可節電約60%,一年實際節電66.5萬千瓦時。 在兼顧節電、增亮的情況下,華譜節能還可通過自主開發的軟件,實現路燈的物聯網智能化管理。在華譜節能展廳的大屏幕上,該公司改造的路燈,其開關狀態以及電流、電壓、功率等指數一目了然。通過后臺,華譜節能還可對路燈的亮度、開關狀態等進行實時控制。比如,雨天需要提高亮度或者車禍路段需要提高亮度時,輕點鼠標,3秒內便實現特殊場景的應用。 “開展合同能源管理能更好地實施節能減排,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鐘永海說,他將繼續做好合同能源管理工作,為節能減排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加速推進,華譜節能將更加關心新技術,跟蹤新技術,跟上科技創新的發展潮流。據透露,華譜節能目前已與深圳多家電子信息資深企業開展技術合作,通過強強聯合,不斷加快技術更新步伐,確保企業始終站在技術的金字塔頂端。 小盒科技:雙贏模式挖潛無止境 “今年是我們啟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第一年。”在和豐創意廣場,小盒科技創始人鄭元杰對此充滿了期待。他告訴記者,小盒科技擁有過硬的技術,相信借助合同能源管理這一雙贏模式,企業將加快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 據介紹,小盒科技主攻建筑樓宇節能。其推出的“建筑大腦”——“NAYOTA”可憑借智能化的調控,一年可為用戶節約20%的電費。“NAYOTA”,學名是邊緣控制網關,可通過讀取數據,分析建筑樓宇的“能耗心電圖”,并做出相應的決策。 試想一下,當你坐在辦公室時,燈光強度會隨著你的體感而調節;下班忘記關電腦,系統會自動分析,并替你及時關機,讓辦公室更加節能……當人工智能遇上物聯網,樓宇的智慧程度或許會讓你大感意外。 燈火通明的大型購物中心、冬暖夏涼的高檔寫字樓……這些公共場所的用電量大,電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小盒科技的目標就是幫助這些“用電大鱷”節能。鄭元杰告訴記者,1萬平方米左右的公司,小盒科技只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就可完成升級改造,讓客戶在零投入的情況下,享受“建筑大腦”帶來的節能效益。而且與一般人印象中的改造不同,小盒科技推出的“建筑大腦”不用穿墻引線,通過對設備進行簡單的通信改造就能讓樓宇智慧起來。 今年3月,小盒科技為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打造的物聯網項目成功通過驗收,成為該公司節能改造的又一力作。據鄭元杰介紹,以往,住院部如有病患、護工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醫院無法實施有效的管控。現在“建筑大腦”可以實時感知用電量,一旦發現異常便會進行斷電處理。 除寧大附屬醫院外,“建筑大腦”已成功應用于李惠利中學、啟迪之星、小白租大廈等30多個樓宇改造項目,成效明顯。“物聯網樓宇除了可以提升人員管理效率、建筑管理品質外,單通過控制各類電器,便能為客戶省下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電費。一兩年下來,省下的電費或許就能讓客戶收回投資成本。”面對潛在的商機,鄭元杰充滿了期待。 科新節能:當好節能降耗“排頭兵” “雖然部分市民的節能理念仍相對滯后,合同能源管理也存在融資難,風險大的問題,但我堅信合同能源管理定能迎來高峰。”作為寧波第一家從事合同能源管理的企業,科新節能已在節能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六個年頭。 2003年,在云海賓館打響節能第一槍;2006年,逐步拓展至工業節能的科新節能憑借自主研發的流體系統糾偏技術已成功讓數百家用能單位實現節能降耗。據科新節能總經理劉國平介紹,該技術可解決在線流體輸送或循環系統中“大馬拉小車”的動力匹配問題,通過測量流體壓力匹配對應的系統動力電泵,實現節能降耗。比如,某企業生產時使用的是55千瓦的系統動力電泵,但實際上該企業即使滿負荷生產也只需使用18.5千瓦的系統動力電泵,兩者之間的數值差便是可以節能的空間。 2010年,科新節能完成對杭州灣腈綸有限公司的節能改造。一年可節電1500萬千瓦時的改造項目不僅讓科新節能聲名大噪,也讓其5年盈利1500萬元。2011年,該公司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列為節能服務公司備案(第三批)單位。 “2013年,可以說是我們的一個高峰期。當年有20多個項目主動上門,尋找適合自己的節能方案。然而,由于缺少銀行、保險公司的支持,我們與數個項目失之交臂,錯過了快速崛起的良機。”回憶起往事,劉國平仍有些不甘。 他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始終將研發創新放在首位。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擁有汽輪機節能、雙回路油泵節能等八項國家專利。與此同時,科新節能與浙江大學、泵浦節能聯合成立了浙江省流體節能研究所,時刻掌握著節能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 “節能降耗大勢所趨。我堅信,未來我們一定能加快發展。”劉國平說,科新節能將堅守節能產業一線,當好節能降耗排頭兵,為寧波節能降耗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