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一個研究小組正在研發一種能漂浮在海面上的環保發電站,這種發電站通過太陽能電池和風車發電,成本較低。
日本《讀賣新聞》27日晚刊報道說,這種海上浮動環保發電站由日本九州大學名譽教授太田俊昭等人負責研發,其整體建筑長約2000米,寬約800米,有兩大組件,一是配有太陽能電池的“子浮體”組件,二是配有風車的混凝土“母浮體”。
談及發電站的具體構造時太田俊昭介紹說,在漂浮于海面上的一張大網中縱橫排列著約20萬個“子浮體”,大網由兩側的混凝土“母浮體”固定。為使浮動發電站能經受住海浪、海風的沖擊,混凝土“母浮體”中添加了一種質量輕、耐腐蝕、強度達鋼筋10倍的新材料。大網下方安裝有發光二極管,能發出適合浮游植物生長的光,有助于形成對漁業和吸收二氧化碳有益的藻場。
按設想,這樣的一個浮動發電站的發電功率約為30萬千瓦,其建設成本為每千瓦發電功率7萬到14萬日元(1美元約合109.4日元),比日本核電站的每千瓦發電功率建設成本低大約20萬日元。
報道說,日本有關機構已從今年7月起開始對發電站浮體進行性能測試,研究人員希望這種環保且成本較低的發電站能在3年內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