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強熱帶風暴“納爾吉斯”的幸存者正在建筑公司指導下,修建屬于自己的環(huán)保木屋。
“納爾吉斯”5月初突襲緬甸,造成近10萬人喪生。地勢低平的伊洛瓦底三角洲是風暴襲擊的重災區(qū)之一。在位于伊洛瓦底河口的奧卞瓦村(音譯),風暴造成221人失蹤,嚴重損毀房屋。380名村民現(xiàn)居住在僧侶捐贈的臨時避難所。
法新社28日報道,本蘭(音譯)建筑集團正為奧卞瓦村提供技術援助,致力修建125座采用太陽能照明和擁有太陽能水泵的木屋。
公司項目經(jīng)理翁敏說,“政府提供木材以及修建房頂所需的鋅和鐵,我們捐助技術、提供熟練技工”,村民自己動手,“就像在修建自己的房子一樣”。
在村莊碼頭,木材和其他建筑材料經(jīng)貨輪運抵;村民分批把貨物卸下。
翁敏說,木屋修建因材料運輸和選用工人出現(xiàn)問題遭延誤。他說,希望房屋能在3個月時間內(nèi)完工。
修建房屋之余,一些村民希望,政府能早日捐助漁具,讓他們恢復捕魚的老本行,以維持生計。
本文來自: 環(huán)境技術網(wǎng)(www.cnjlc.com) 詳細出處參考:http://www.cnjlc.com/news/1/2008073011010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