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4)》藍皮書顯示,近年來中國可持續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從2017年至2024年可持續發展綜合指數連續7年呈現穩步增長,綠色發展成效顯著。
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可持續發展。從“雙碳”目標到“高質量“要求,再到新質生產力的綠色底色,環境平衡與綠色轉型不僅被置于我國發展的核心位置,同時也逐漸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重要力量,近年來在華外資企業紛紛加入綠色化、數字化發展進程之中,踐行可持續戰略。松下打造“零碳工廠”,優先推進節能行動,助力循環經濟;惠普開展“秸稈托盤”項目,將原本當作農業垃圾焚燒的秸稈制成了運輸托盤,顯著降低了秸稈焚燒數量,以綠色創新減少碳排放及空氣污染;愛普生通過自研的Heat-Free冷印技術,實現了更低的打印功耗、更小碳足跡,提升整體綠色水平……
可持續創新應以環保科技為內核。目前,外企在華綠色實踐模式主要分為“前端節能減排“與“后端循環再利用”兩大方向,無論哪種都離不開創新綠色技術本身。愛普生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快速響應中國“雙碳”政策,通過“省、小、精”不斷延展可持續發展之道。在節能減排方面,以Heat-Free冷印技術為例,無需加熱是愛普生解決傳統激光打印高耗能、同時還能保持高效輸出的技術關鍵,深受市場青睞,更在全球引領了綠色打印新風尚。據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搭載Heat-Free冷印技術的愛普生墨倉式®打印機全球銷量累計突破1億臺;截至2023年在中國市場一地,愛普生就達成了連續13年出貨量、銷售額雙第一的佳績。此外,2024年愛普生公布,其集團下全球所有工廠完成了向100%可再生電力的轉型,預計每年可減少約4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從前端生產嚴格落實節能減排。循環再利用方面,愛普生研發出“干纖維技術”,不僅實現了紙張循環,同時還在積極探索生物塑料盒回收、纖維回收等多種模式。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巖崎哲也認為,商業與自然和諧發展是不容打破的平衡,愛普生始終堅信創新技術擁有可以改變世界的巨大潛能。
可持續實踐要與產業發展高度相關。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我國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齊頭并進,以數字經濟規模來看穩居世界第二。作為外企如何快速融入中國數字產業發展浪潮,并在其中持續發揮優勢、踐行環境友好可持續,是考驗其在華營商戰略正確與否的關鍵。“在中國愛普生始終堅持‘科技+本地化+環保’戰略,并與中國產業伙伴共創,領先愛普生全球其他市場做出了許多‘中國范式’。”巖崎哲也介紹道。
為應對中國數字化進程與用戶習慣,愛普生率先開設了云打印小程序,支持微信打印,并于今年與本地伙伴合作共計開設了超100家“愛普生綠色打印體驗店”,同時以共享經濟為基礎推出彩打租賃業務及社區共享打印服務,以數字化、多形態、全方位地降低用戶打印過程中的環境負荷。針對能源消耗、水資源污染高密集發生的印刷產業,愛普生不僅在華銷售其高品質、綠色環保的打印頭產品,而且通過技術和生態的“雙輪驅動”,加強與中國本土印刷設備廠商共創,助力中國印刷產業跨越周期邁入數字印刷新紀元。
隨著中國政府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持續推動和深化,相信無論是中國企業或是外資企業都會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作為其在中國市場行穩致遠的核心,中國綠色化、數字化進程也將在大家的合力下加快步伐,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嶄新篇章。(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