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視野】日本生物能源政策概況及戰略規劃目標 |
(時間:2009/7/28 10:37:16) |
日本根據2001年6月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綜合資源能源調查會新能源部的報告,在2002年1月新能源法政令改正中把生物質增加到新能源的范圍中,2002年3月發表的“地球溫室效應對策推進大綱”中將生物能源作為一種導入目標的新能源,在2002年5月生效的“關于促進電氣事業中新能源利用的特別措施法”中把生物質能源發電作為一種對應的能源記入在法,此外在“經濟財政運營和結構改革基本方針2002”中,把農林水產資源中有效用于能源等的生物能源賦予未來的重要產業地位。這一系列行動推定了日本生物能源的利用。 2002年12月27日日本政府內閣會議通過的6個相關省府——農林水產省、內閣府、文部科學省、經濟產業省、國土交通省、環境省聯合提出的“日本生物質能源綜合戰略”,構筑了日本綜合性靈活利用生物質能源作為能源或產品,實現可持續性的資源循環利用型社會的藍圖。 1、制定“日本生物質能源綜合戰略”的目的 1) 防止地球溫暖化。用具有中性碳特性的生物質替代CO2排放源化石能源和產品。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要求,日本應減排溫室氣體6%,需要減少101萬噸的石油消耗,如果生物質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那么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 構筑循環型社會。通過生物質能源的應用,向可持續發展社會的轉換。 3) 培育具有競爭力的新戰略性產業。通過把生物質相關產業作為日本戰略性產業來培育,重振日本的產業競爭力。 4) 搞活農林漁業及相應的地區。農林漁業具有豐富的生物質利用,將來可以通過提供能源等和城市共同發展。 2、日本生物質能源綜合戰略 以2010年為期,主要在生物質方面制定了具體目標。 1) 技術方面的目標 ① 開發可直接燃燒和燃氣物質等含水率低的生物質轉換成能源的設備技術,具體實現。日處理量20噸的生物質轉換設備能源變換效率為20%電力或者說80%熱量。日處理量100噸的生物質轉換設備能源變換效率為30%電力。 ② 開發甲烷(沼氣)發酵等含水率高的生物質轉換成能源的技術,具體實現日處理量5噸的生物質轉換設備能源變換效率為10%電力或者說40%熱量。 ③ 開發生物質制作產品的技術,和現在已經由生物質制成的塑料產品一起,加強生物質在木質素、纖維素等方面的應用,制作出可用的新產品10種以上。 2) 地域方面的目標 建立500個城鎮具有用碳素量換算為廢棄物類生物質90%以上可利用、未利用生物質40%以上可利用的處理系統。 3) 全國性的目標 在展開對廢棄物類生物質的利用方面,實施促進食品循環資源的再生利用等相關法律和廢品資源再利用的義務化等措施。今后隨著相應制度的建立,收集、輸送,變換的高效發展,相當一部分的廢棄物生物質可以得到利用。除了廢棄物生物質,對于還未利用的生物質的利用,設立收集的系統設備、建立加工處理企業,從中的一部分投入期望可以達到經濟效益。化工石油資源的價格和地球溫室化的變化發展,資源作物作為能源和產品的原料將得到靈活應用。具體要求達到:用碳素量換算為廢棄物類生物質80%以上可利用、未利用生物質25%以上可利用;資源作物用碳素量換算可利用量為10萬噸。 日本政府認為要構筑資源循環型社會,必須搞活生物質能源產業。在日本,雖然生物質在能源創造等方面有一些業績,但在國內推廣仍有大量課題要做。日本的目標是在2010年將生物質換算成原油相當于101萬千升。日本正在確立生物質發電等技術,但由于費用效果比的壁壘,因此造成推廣困難的局面。例如,現在日本產生的食品廢物1年為2 000萬噸左右,其中約90%通過焚燒和填埋處理。另外,農業村落廢水污泥每年產生約62萬噸,其中78%被焚燒或填埋,幾乎都同資源化沒有關系。雖然生物質存量豐富,但由于收集困難,而且缺乏高效的轉換技術等,因而未能充分進行有效的利用,另外日本國民各層對生物質有效利用也沒有共同認識。 針對目前的狀況,日本將采取如下措施:充實有助于國民理解的宣傳教育和示范展覽;示范地區資源循環型社區建設;各種生物質有效生產收集的系統構筑;對先導設施進行技術、系統等方面的援助;生物質相關技術的開發和實用化援助;擴大通過政府等公共機構率先引進的需求;各種生物質標準化、識別標志設定等的研究;各種生物質的風險評價、示范工程利用驗證的實施。 3、日本生物能源的主要研究規劃(計劃)及進展 日本于1974年制定并實施了“新能源開發計劃”即“陽光計劃”。該計劃的核心內容是太陽能開發利用,同時也包括地熱能開發、煤炭液化和氣化技術、風力發電和大型風力發電機研制、海洋能源開發和海外清潔能源輸送技術。為了開發省能技術,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1978年,日本又啟動了“節能技術開發計劃”即“月光計劃”。日本于1989年推出了《環境保護技術開發計劃》,開展地球環境技術研究,研究的重點領域包括使用人工光合作用固定CO2、CO2的分離和化學物質的生物分解等技術。 1993年,日本政府把“陽光計劃”、“月光計劃”和“環境保護技術開發計劃”有機地融為一體,推出了“能源與環境領域綜合技術開發推進計劃”,又稱“新陽光計劃”。該計劃的主要研究課題包括七大領域:再生能源技術、化石燃料應用技術、能源輸送與儲存技術、系統化技術、基礎性節能技、高效與革新性能源技術及環境技術。為了保證“新陽光計劃”的順利實施,日本政府每年為該計劃撥款570多億日元,其中362億日元用于新能源技術開發。預計該計劃將延續到2020年。 日本新能源利用的目標是,到2008年爭取使新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重由目前的1%提高到3%,發展先進的可再生能源技術,開發非常規甲烷資源,發展氫能的儲存、分配和轉化技術。 在生物質的利用方面,日本的目標是在2010年換算成原油相當于101萬千升,生物質能發電達到33萬千瓦。日本是較早研究生物柴油的國家,生物柴油也稱為再生燃油。1999年建立了用煎炸油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的工業化實驗基地,采用煎炸油可降低原料成本。到2002年,日本生物柴油年產量已達40萬噸。日本將回收農業、林業以及養殖業的廢料,作為生產能源的原料。這項生物能源利用計劃將從2010年正式啟動,目的就是生產潔凈的能源,并將之用作汽車、船舶和發電廠的燃料。根據日本政府制定的這項計劃,日本還與美國和歐盟共同開發可再生能源,大約500個地區將被指定為該計劃的示范區。 日本政府從2003年3月31日開始對生物燃料的質量進行評估,這種生物燃料是以菜油和其他有機廢料為原料制成的,專家還將對這種燃料用于汽車和船舶的效能進行研究。日本政府預計該計劃將為2010年的經濟注入2 600億日元的活力,而與之有關的產品和技術將成為日本新工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