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視野】日本新能源戰略在危機中加速 |
(時間:2012-7-18 9:51:29) |
7月1日,日本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關西電力公司所屬的大飯核電站3號機組在抗議聲浪中正式重啟,僅僅維持了57天的“零核電”狀態終結,日本似乎重新走上發展核電的道路。同一天,日本開始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全量購入制度”(FIT),電力公司開始有義務以固定價格全部收購家庭及民間企業投資所產生的太陽能、風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電力。看似關聯不大的兩件事,實際上是在“3·11”東日本大地震及福島核電站事故后日本能源戰略和政策選擇在矛盾中艱難調整的縮影。 降低核電依賴成共識 福島核事故后,日本民眾空前關注核能利用的安全問題,許多人開始傾向于利用可再生能源。但近三成電力依靠核電的日本如果全部停運核電,將導致供電嚴重不足,進而影響產業經濟活動,國內就業形勢也會隨之惡化。重啟核電或許是短期內的無奈之舉。但從長遠來看,福島核事故后,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并逐漸替代核能已成為社會的共識。 日本現行的能源基本規劃是2010年6月修訂完成的,其中計劃到2030年要將核電占總發電量比例從目前的26%提高到50%。但就在上述能源基本規劃修訂不到一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及福島核事故爆發,核能安全這個能源利用的基本前提受到動搖。日本政府不得不重新審視并調整依賴核電的能源政策。 2011年6月,日本設立了由國家戰略擔當大臣等內閣成員組成的能源環境會議,重新討論能源戰略,并于同年7月29日制定了降低核電依賴性的能源戰略基本理念。經過各種討論和輿論調查,日本社會各界對于降低核電依存度的發展方向逐漸達成了共識。 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 福島核事故后逐步減少核電比例的基本理念加快了日本政府從政策面大力引導和支持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的步伐。日本政府決定對可再生能源追加巨額投資,太陽能發電設施方面追加投資12.1萬億日元,風力發電設備追加投資10萬億日元。 考慮到可再生能源電力初期投入大,完全靠電力公司投資基礎設施將延緩推進速度,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還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在北海道及東北青森等特定區域建設完善輸電網絡,以加速風力發電的普及速度。政府提供必要的幫助以期獲得最大的效果。 7月1日開始實施的FIT計劃,就是通過讓電力公司高價收購家庭和民間企業生產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方式,鼓勵更多資本進入可再生能源領域,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對核電的依賴,從而推動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步伐。 除了FIT外,為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日本還出臺了相關的配套制度和政策。由于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受天氣影響很大,電力輸出不夠穩定,為了保障供電,蓄電池不可或缺。為此,日本經產省最新公布了作為環保技術核心的蓄電池發展戰略,并被列為近日國家戰略會議上確定的綠色增長戰略的重點。 能源選擇路歷經曲折 作為資源小國的日本,隨著經濟發展、國際形勢變化以及能源技術的變革,其能源選擇也經歷了從水力到煤炭和石油、再到大力發展核能、如今再向可再生能源方向轉變的曲折過程。 經歷上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后,日本一直在考慮替代石油的能源選擇。面對核能、煤炭、可再生能源等眾多選項,日本的能源結構從石油火力發電占比過半逐漸轉換為核能、煤炭和天然氣發電占主導地位。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全球變暖成為世界課題,日本又開始以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為目標,進行能源結構轉變。“3·11”地震和福島核事故后,日本政府和社會的能源觀和能源戰略出現了根本變化,開始降低對核能的依賴,加速發展安心、安全的可再生能源。 縱觀日本40年來能源選擇的發展歷程,政府始終發揮著推手作用,制定產業發展和推廣政策,將企業和國民導向能源戰略的發展方向。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