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視野】曼谷氣候會議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發達國家減排消極 |
(時間:2011-4-12 8:56:34) |
4月8日,曼谷氣候會議落幕,與此前的談判類似,會議并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黃惠康表示,氣候談判已經進入了“深水區”,COP17值得期待,但從去年底的坎昆到今年底的德班,一路將充滿挑戰。 NRDC(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北京辦事處能源與氣候變化高級顧問楊富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發達國家必須要實現更多的減排,才能給發展中國家留出有限的發展空間。而在目前行動方案的總減量中,發展中國家卻占到56%以上,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在8日氣候談判結束時,玻利維亞大使PabloSolon發布了聯合國數據。數據出乎大眾的想象,發展中國家正在采取比發達國家更多的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 該大使稱,“從根本上說,發達國家造成了氣候變化問題,然而現在擺在談判桌上的數據是:至今65%的碳減排發生在發展中國家,遠遠超過發達國家所占的35%。” 前述大使指出,“這一數字離科學研究得出的安全線還差很遠。而就在這66億噸中,只有30億噸來自于發達國家,徹底戳穿了發達國家帶頭減排的謊言。” 他說,“更諷刺的是,就在發達國家如此低的承諾里,仍然有11億噸是通過清潔發展機制等手段"抵消"得來的,這種"抵消"手段將發展中國家相當部分的減排成果轉移到發達國家名下,這樣算來,發達國家計劃自己只完成19億噸的碳減排。”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