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水利板塊的持續活躍,讓市場漸漸關注起水處理產業,因為水利建設的核心就是如何有效率地使用水、改善環境。而水處理也具有這樣的功效,因此,在水利基礎建設的同時,水處理產業也可能會得到后續政策的扶持,從而打開高成長空間。那么,如何看待這一觀點呢?
水處理產業空間樂觀
從目前情況來看,水處理與水利建設密切相關,兩者之間有著環環相扣的產業態勢。道理很簡單,水利基礎設施再完善,如果水源方面的污染,同樣可以讓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努力付之東流。所以,業內人士預測,水利建設的戰略部署極有可能會包含水處理產業,從而打開了水處理產業的廣闊成長空間。
而且,水處理產業目前已經處于快速成長的趨勢。從污水處理的發展情況看,2000年后國家開始對污水處理進行投入,經歷了“蟄伏”發展的五六年時間。至2006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十一五”規劃》提出后,國家正式把污水處理提上了工作日程,2006~2009年迎來了污水發展的黃金期,污水處理率迅速提高,從2003年的42.4%提高到73%。短短六年時間提高了30.6%。但即便如此,對照美國的發展趨勢,我國目前的污水處理發展水平僅僅處在美國70年代水平上,可以講,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由此也意味著我國水處理產業仍然是一個典型的朝陽產業。
更為重要的是,朝陽產業的特征將為水處理產業領域的優質企業打開新的高成長空間,尤其是工業水處理領域。比較發達國家,如美國工業用水水費有55%以上是污水處理費,英國占41%,丹麥、德國污水處理費分別為供水價格的1.6 倍和1.2 倍。可見,各www.gesep.com節能國水價雖有不同,但污水處理費一般都高于供水價格。而我國的污水處理費仍處于較低水平,部分省份污水處理廠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我國工業污水處理費僅僅只有工業供水價格的0.45 倍,如果擬照國外情況類推,我國工業污水處理費應該與供水價格提升至11 比例比較合適,那么平均至少還有1.53 元/噸的上調空間,也就意味著工業污水處理費就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從而打開了高成長的盈利空間。
海水淡化股最具潛能
不過,就水處理板塊來說,目前主要有這么幾個細分產業,一是拓展淡水來源的水處理產業,比如說海水淡化,目前在核電領域、大型火電領域,均有海水淡化的業務模式,這主要是通過海水淡化后的水為發電廠提供原水。二是提供工業廢水或工業生產過程中節水的水處理產業,主要是萬邦達、中電環保等個股。三是為水處理提供設備的相關細分水處理產業,碧水源以及南方匯通的子公司就是如此。四是生活污水處理領域,創業環保、興蓉投資、南海發展等個股就是如此www.gesep.com節能環保。
而就目前來看,最具有成長性以及業績爆發力的是海水淡化領域的相關細分產業,因為該產業目前尚處在爆發式增長的前夕,一旦產業化大規模推開,那么,該領域的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將出現爆發式增長,目前涉及或準備涉及海水淡化的上市公司主要有雙良節能、中電環保、南方泵業等等。已經產業化且業績同樣具有一定高成長潛能則是工業廢水、污水處理設備等相關細分產業,其中萬邦達、中電環保、碧水源等具有一定的潛能,尤其是萬邦達、中電環保,前者得益于我國煤化工的大發展,后者得益于我國核電業務的大發展,從而賦予公司業績的高成長。
但對于生活污水處理領域來說,由于目前污水處理廠的盈利能力相對一般,未來主要需要依靠居民生活污水處理費用的提升以及規模效應的體現。但考慮到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公用事業特征,此類個股可能在近期獲得高盈利能力的預期并不樂觀。所以,此類個股的業績彈性也不易樂觀,更多的是體現了環保題材的炒作。不過,南海發展可能有些例外,主要是公司對污水處理領域的深度理解,有外延式擴張以及向水處理設備領域拓展的潛能,可跟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