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動態】發改委解振華:中國希望應用發達國家減排技術 |
(時間:2010-10-9 9:12:06) |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6日在天津氣候談判峰會期間表示,目前發達國家還沒有做好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的準備。中國氣候談判代表團首席代表蘇偉也表示,發達國家必須積極履行自己的責任,不能發氣候財。 美協會預計中國清潔能源市場達346億美元 發達國家轉讓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一直是氣候談判核心問題,但20多年來始終沒有成果。不少西方國家認為很多節能減排技術掌握在私營部門手中,因此轉讓存在難度。 蘇偉表示發達國家以此為借口根本無法體現誠意。他表示雖然技術在私營部門,但政府可以通過稅收、行政等手段促進技術轉讓。對于一些低碳友好技術,發達國家可以以比較優惠的條件轉讓,不能依賴低碳發財。 而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6日在峰會期間發布的一項數據稱,未來20年全球清潔能源市場將達到13萬億美元,這一市場將大于全球IT市場,而中國市場將達到346億美元,歐洲將達到411億美元。 中國核水電項目規模世界第一 關于技術轉讓,解振華深有體會。他透露,在哥本哈根會議期間,一位發達國家的部長曾向他提問,如果發達國家向中國轉讓技術,中國能否更早完成所承諾的碳減排的目標。 解振華表示當時自己有充分準備,隨即給了對方一份涉及6個行業的42項節能減排技術清單,但在看到這份清單后,對方僅表示回去討論一下,但此后就沒有下文了。 目前的形勢很清楚,西方國家還沒有做好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的準備。目前中國的在建核電規模和在建水電規模世界第一。解振華請外媒記者代為轉達中國希望西方發達國家向中國轉讓節能減排技術,“只要是我們買得起的,用得上的技術都可以! 分歧 6日,解振華表示,中方希望在坎昆會議達成一個“平衡”的結果,包括快速啟動基金、技術轉讓以及發達國家第二減排期承諾等一攬子問題上達成共識或取得進展。 1 快速啟動基金須明確落實 去年哥本哈根大會上,發達國家承諾今年到2012年每年籌款300億美元作為快速啟動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但有發展中國家質疑不少資金是原來的援助資金。 蘇偉表示,中方希望在坎昆會議上能就如何落實資金有具體可操作的安排。 2 減排評估標準減少侵入性 對于300億快速啟動基金,西方國家提出了“三可”標準,即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甚至要求發展中國家利用自己資金進行的減排行動也要適用此標準。 解振華表示,中方底線是,中國利用自己資金進行減排可接受國際磋商,但必須尊重主權,是非侵入性的。 3 發達國家應提高減排量 在《京都議定書》下,2012年后第二減排期發達國家承諾的減排量也是目前談判的焦點問題。 對此蘇偉表示,中國把氣候減排的指標拿到了桌面上并在國內實施減排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相反一些發達國家的減排量太少,發達國家必須提高減排量。(記者鐘晶晶)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