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動態】首輪海上風電招標起步 投標人需中資或中資控股 |
(時間:2010-7-2 9:31:58) |
國家能源局在5月18日正式啟動了總計100萬千瓦的首輪海上風電招標工作。知情人士昨天透露,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企業購買了40多份標書。 據了解,本輪招標的投標人需有中資或中資控股身份。但對風電設備的供應商沒有內外資限制。 20多家企業參與競標 5月18日已啟動的首輪海上風電招標,2個近海風電項目設在江蘇濱海、射陽兩處,各裝機30萬千瓦;兩個“潮間帶”項目位于大豐和東臺,各20萬千瓦。 中廣核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鹿浩說,有些投資人可能會每個項目都投一遍,因此批次可能是40多個。據了解,每個項目確有十多個標書購買者。而前述知情人士稱,參與投標的有20多家公司。 據了解,已有意向投標的企業包括華能、中廣核、神華等。國資委網站近期披露,國電龍源、中電投、中國風電[0.77 0.00%]、大唐、國電電力[3.23 -1.22%]等投資集團也購買了招標文件。 知情人士透露,與今年6月啟動的“西部6省280兆瓦光伏項目招標”不同,海上風電的標書購買者要先與招標委托方簽訂一份保密協議,才能拿到價值2萬多元的招標文件,投標人上交標書的截止時間在9月初。 招標方也規定,投標人必須是獨立的法人,既可單獨投,也可以是聯合體。但不管何種形式,投標人需為中資或中資控股(持股50%以上的股權)的中外合資企業。招商證券[20.44 -0.49%]研究員汪劉勝分析說,要求中資企業投標,可能與“海上”這一特殊地理屬性有關。 這次招標項目的另一重要限制還在于,投標人要有在建或者已建成的風電場,而且這些風電場的容量要等于或者高于所投項目的規模。簡單來說,就是投標人需要是有經驗的風電運營商。這個限制,可能把不少有意參與風電場,但無經驗的民營企業擋在了門外。 風機廠商自由選擇 中廣核一位內部人士稱,海上風機機組的功率最好還是要大一些,“因為海上的吊裝成本和運輸成本都很高。一個3兆瓦的風機雖然和2個1.5兆瓦的風機發電量一樣,但3兆瓦的風機運行、維護成本,要比1.5兆瓦的少很多。” 上海電氣[6.59 -3.37%]集團副總裁、上海電氣電站集團總裁鄭建華說,國際上做得最好的海上大型風機廠商是西門子,在這方面國內風機企業剛起步,“另外,這輪海上招標也規定,風機廠商要有(海上)風機的運行業績,符合該規定的風電設備企業,在國內應該不多! 上海電氣集團的另一位高層則表示,首批招標對風電設備廠也有規定,即要有100臺的兆瓦級風電運行業績,同時參與投標的風機類型,也要有1臺是在運行的。另外,投標機型需要是2兆瓦(及以上)的機型。 鄭建華表示,上海電氣研制出了截至目前國內最大的風機機組——3.6兆瓦風機,該風機今年5月20日順利通過地面聯調并網滿負載發電試驗,在8月初將實現并網運行,符合相關規定。而金風科技[15.61 0.39%]、華銳風電等都有2兆瓦以上的風機產品。 汪劉勝也提醒說,國外企業的風機價格要比國內高出10%到20%,從風電場的投資回報率來說,投標人選擇國內的產品做配套,可能更合算。 眾多投資方也估計,中標價至少不會低于目前陸上風電場的電價。但他們也認為,仍不排除超低價的出現。目前,內陸四類資源區的風電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