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精心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品質生活之城,完善城市照明公共服務功能,創造安全舒適綠色優美且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夜間光環境。11月28日,記者從保定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由該局組織編制的《保定市城市照明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經保定市委市政府同意,日前正式印發實施。
 濱河公園的窗臺燈,明滅之間漸次進行,打造出時空隧道的感覺。
燈光由遠及近,一環套一環,如同穿梭在時空隧道中。自從濱河公園廊架上安裝了窗臺燈,這片廊架成了附近市民休閑散步的首選。 如這般美好的燈光秀,在未來的保定,將會大量呈現。 規劃期限為2019年-2035年 “光繪京南直隸保府,夜敘千年山水畫卷”將成現實 市執法局亮化處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印發實施的《規劃》,由保定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具體負責編制,邀請國內十多位照明、規劃、建筑、景觀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及團隊參與把關,充分借鑒并吸收國內外先進城市的照明規劃及實踐經驗,多種方式邀請公眾參與,歷經約一年半的時間編制完成。 《規劃》堅持人民至上、整體有序、協調銜接、經濟適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智慧智能和文化藝術的原則,規劃期限為2019年-2035年,明確了總體定位、規劃目標、道路照明和景觀照明規劃指引、防治光污染、綠色照明、近期建設、實施與管理等內容。 在總體定位方面,《規劃》提出“世界眼光、中國標準、區域特色、保定風范”的規劃定位,提出“內通外暢、古今交融、藍綠交織、靚美保定”的功能定位,提出“光繪京南直隸保府,夜敘千年山水畫卷;如詩、如畫、如戲、如樂,講好新時代保定故事”的藝術定位。 規劃總體布局 打造“西山東水、一城三星、六河入淀、雄保共生”照明格局 在總體布局方面,《規劃》提出整體構建“西山東水、一城三星、六河入淀、雄保共生”的區域中心城市照明格局;打造“一環、雙軸、兩網、四廊、多片、多點”主城區城市照明總體結構;明確了暗夜保護區、迎賓夜景觀軸線、夜景觀網絡、過境交通景觀廊道、特色照明片區、夜景觀節點、燈光文化活動場所以及夜景旅游線路的布局。 在規劃落實目標上,《規劃》提出1個總體目標和創建綠色照明城市、推進綠色照明產品應用、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助推智慧城市建設、加強景觀照明規范化管理、助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等8項具體目標。其中到2025年,主城區建設2個以上、新三區和各縣(市)各建設至少1個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推動夜間文旅消費規模持續擴大。 規劃落實“先亮后美” 建設“一核、兩環、三片、四線、多點、多項”的城市夜景照明系統 近期建設方面,《規劃》提出依據城市近期發展目標和城市財政能力,堅持“先亮后美”,至2025年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照明系統。 “先亮”——優先完善道路照明。實施六大工程,包括對接雄安示范工程、外圍道路照亮工程、城區道路提亮工程、回家道路點亮工程、公共空間明亮工程、智慧智能系統工程。 “后美”——推進重點景觀照明。建設“一核、兩環、三片、四線、多點、多項”的城市夜景照明系統。 重點打造“一核”:保定古城。對重點文保單位、重要公共設施、重點街巷、濱水空間等進行照明提升,建設總督署廣場燈光文化活動場所,打造保定城市夜景照明精品。 重點提升“兩環”:沿二環路的景觀“路環”和沿環堤河景觀“水環”,串聯各城市分區及重要片區、節點,形成既連續又富于變化的夜景環廊。 重點強化“三片”:人民廣場片區、東湖片區和北湖片區,在現有城市照明工程基礎上進行強化提升,豐富完善整體夜景照明效果,形成保定城市夜景照明亮點,打造高品質城市客廳。 重點優化“四線”:東風路、七一路和朝陽路、樂凱大街,在現有城市照明工程基礎上進行優化提升,打造東西向和南北向各兩條主要夜景迎賓景觀路。 重點刻畫“多點”:以“四園”(東風公園、競秀公園、植物園、生態園)和“兩場”(軍校廣場、人民廣場)為重點的開放空間節點,以“兩站”(保定東站、保定站)和各高速出入口為重點的交通樞紐和城市門戶節點,以及其他重要標志性建筑,在現有照明工程的基礎上進行重點刻畫,打造保定市夜景照明的樣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