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我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以年平均增長率超過40%的速度迅猛發展,江蘇更是以擁有光伏企業70余家、配套企業近500家,產能約占全國的70%,而凸顯強勢。
江蘇省十一屆人大揚州市代表季建業、季允豐、倪云達等10人,在對位于揚州市的“江蘇順大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多晶硅項目”調研后認為,一是光伏科技的進步,己使光發電成本不斷降低,具備了大規模推廣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條件。二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太陽能光伏產業正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三是金融危機將引發產業重新洗牌、優化結構,降低光伏發電成本,這是促進光伏發電推廣應用的良機。
十位代表聯名建議,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從三方面入手,促進江蘇太陽能光伏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1、加快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的進程,要通過政策激勵和實施有關示范工程來大力推動。目前,我國已頒布實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發展中長期規劃》、《可再生能源發電有關管理規定》、《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可再生能源產業指導目錄》、《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10部配套法規、規章和技術規范,但尚未制定有關財政貼息和稅收優惠等法規文件,對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項目上網電價采取“一事一議”。
要在全國率先進行嘗試,一方面,大力推進太陽能光伏并網電站建設,每年實施1個50兆瓦的電站項目,將所發電力接入光伏電站管理中心。連續10年收購光伏電站所產生的所有電力,收購電價第一年為2.5元/度(可依據不同地區和光照進行調整),之后逐年遞減5%。10年后,該項目的收益由當地政府、光伏發電管理公司和所有投資者共有。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鼓勵各地政府選擇有條件的地區以社區為單位大面積實施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并參考國際上成功支持無污染綠色能源的辦法,給予一定的補償。
2、加大技術攻關和研發的投入,要針對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技術上的薄弱環節,鼓勵和引導企業建立技術開發機構,加強產學研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可選擇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較快、當地政府行政推動力度較大、高新技術人才較為集中的地區或企業,由省及地方財政和企業共同出資,對關鍵技術進行改造、提升、再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國產化。
3、加強人才培養。要在省內有條件的高校開設太陽能光伏專業和專業技能課程,培養光伏專業人才和高級技工,鼓勵企業通過委托、定向培養等方式與院校聯合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等。尤其要制定鼓勵太陽能光伏產業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為引進的各類人才提供一定的生活補助,對成功引進高層次人才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