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污染減排工作會議今日在杭州召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各地要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精神的要求,統一思想,迎難而上,堅定不移地實現減排約束性指標,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張力軍指出,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克服各種困難,把污染減排作為環保中心任務,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一是減排目標責任制得到強化。7月份,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展改革委、統計局、監察部公布了《2007年度各省(區、市)和五大電力集團公司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結果》,并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極大地促進了有關地區和單位的減排工作。二是各項減排措施穩步推進。根據最新調度數據,2008年,全國各項工程減排措施和淘汰落后產能均超額完成年度預期目標;各地創造性開展工作,形成了激勵與約束并舉、引導與推動同步的良好局面。三是減排法規政策體系逐步完善。修訂并頒布實施了《水污染防治法》,強化了地方政府責任。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一批環境經濟政策,有力地推動和保障了污染減排工作。四是三大體系能力建設明顯加快。積極協調財政部下達中央財政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項目預算21億元,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保局(廳)共建成240個污染源監控中心,對幾千家企業實施了污染源自動監控。一年來,環境保護部組織開展了四期城市污水處理廠、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及重點行業污染減排業務培訓,累計參加培訓人數900人次,在全國培養了一批污染減排管理和現場核查的技術骨干。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下降2.7%和4.2%。預計全年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在2007年降幅基礎上繼續保持下降態勢,有望完成年初全國環保廳局長會議上提出的削減目標。
張力軍說,我們既要高度重視經濟危機對節能減排和企業環境監管帶來的挑戰,又要充分看到國家擴大內需、加快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建設等措施給環保工作帶來的大好機遇。當前,污染減排仍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保持兩項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穩定下降具備一些有利條件和因素。但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推進減排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城鎮化和工業現代化加速將產生大量的化學需氧量排放、大量消耗水泥和鋼鐵,減排壓力巨大;工程和結構減排后勁不足;已上治污措施的部分企業開工不足,減排能力得不到充分發揮;促進減排政策落實不到位,到位的政策執行力不徹底;企業環境監管面臨嚴峻挑戰。
張力軍強調,明年是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決定性一年,明年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贏得主動,為2010年全面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為此,要著力做好6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強化減排目標責任制考核。把強化政府責任作為實現污染減排目標的關鍵環節,對污染減排工作情況開展全面考核。二是嚴格控制新增排放量。嚴格把握對“兩高一資”、產能過剩項目的環評審批,牢牢把好環保準入關口,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三是著力推進工程減排和結構減排。明年要新增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1000萬噸,到年底全國36個大中城市要力爭基本實現污水的全部收集和處理, 還沒有建成和運行城市污水處理廠的35個地級市,盡快建成和運行污水處理廠。完成新增燃煤電廠脫硫裝機容量5000萬千瓦以上,鋼鐵企業燒結機煙氣脫硫工程要新增20臺(套)。四是大力推進監管減排。加快推進電廠脫硫設施、城鎮污水處理廠等重點企業在線監控系統聯網工作。各環保督查中心要集中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廠和電廠脫硫設施運行情況的專項檢查,結果要作為年終核算減排量的重要依據。五是完善環境經濟政策。配合有關部門適當提高排污費、污水和垃圾處理費收費標準,研究設立環境稅,開展生態補償試點。總結各地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利用市場機制激勵企業污染減排。六是加強減排基礎能力建設。抓緊實施污染源自動監控、執法監督、監督性監測、信息傳輸與統計能力建設等重點項目,盡快出臺環境統計審核辦法、排污許可證管理條例,盡快制訂排污交易管理政策,大力推進污染源普查工作。
浙江省副省長陳加元到會致辭。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環保部門負責人,環境保護部有關司局、直屬單位和環保督查中心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浙江、安徽、內蒙古3省區環保局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