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政務】國家發改委表示要保持比較穩定的電力建設規模 |
(時間:2012-6-14 11:06:11) |
6月13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就全國電力迎峰度夏情況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透露,雖然電力需求出現明顯回落,但今年迎峰度夏仍不能掉以輕心,電力供需相對寬松的時候,高耗能產業往往有加快擴張的沖動。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夏季有可能形成大面積酷暑天氣,全國最大空調負荷將有可能達到1.8億千瓦,比去年增加4000萬千瓦左右。 火電項目建設放緩也是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之一。存在投資下降、建設放緩、前期工作進度放緩等問題,今年迎峰度夏前僅可投產約1800萬千瓦,較常年減少約五分之一。如不及時扭轉,將影響電力工業長期穩定發展。 1~5月電力需求增幅回落6.2個百分點 據行業快報統計,1~5月,全社會用電量1.9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增幅回落6.2個百分點。分地區看,全國有6個省區低于3%,5月當月有3個省市用電負增長。分行業看,1~5月,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二產用電增長約3.8%,增幅回落7.9個百分點,帶動全社會用電增速回落約6個百分點,其中僅冶金、 建材兩個行業就帶動全社會用電增速回落約3.5個百分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巡視員魯俊嶺表示,當前特別要關注和注意防范的是,電力供需相對寬松的時候,高耗能產業往往有加快擴張的沖動,由相對寬松到全面緊張的轉換也十分快速。這在歷史上是有經驗教訓的,例如2009年,前7個月用電還是負增長,但沒到年底,煤電油氣運已是全面告急。 總供給狀況有明顯改善 煤炭方面,1~5月,全國煤炭產量、鐵路公路、港口煤炭發運量保持平穩增長,庫存水平持續上升。截至6月10日,全國重點電廠存煤9313萬噸,同比增長48.3%,可用28天,為歷史最高水平;秦皇島港煤炭庫存突破900萬噸,同比增長50%以上,也是歷史最高水平。秦皇島港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價格745元~760元/噸,同比下降約85元/噸,重點電煤合同與市場煤價差明顯縮小。國際煤炭市場價格下降,目前澳大利亞60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2010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1~5月煤炭凈進口1.07億噸,增長81.7%。 4月份以來,全國主要流域來水明顯好于去年同期,水力發電扭轉了持續7個月的負增長局面,其中5月水電量同比增長約36%,減少電煤需求約800萬噸。 天然氣方面,隨著西氣東輸二線及江蘇、大連LNG項目投產,調峰燃氣機的能力發揮將好于往年,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此外,去年以來,國家在電價、煤價、資本金和貸款等方面采取了多項措施,各地在支持發電企業多發電方面也積累了一些好的做法,火電企業經營環境有所改善,為做好迎峰度夏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今年最大空調負荷或增長4000萬千瓦 國家發展改革委透露,今年空調負荷可能大幅增加。去年華北地區最大空調負荷占用電負荷峰值的比重已超過20%,華中、華東、南方地區已超過30%,北京、上海、廣州等中心城市的比重甚至接近一半。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夏季華東五省、江西、川渝等地的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有可能形成大面積酷暑天氣。據此預計,全國最大空調負荷將有可能達到1.8億千瓦,比去年增加4000萬千瓦左右。 今年全國電力仍然存在較大缺口。初步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最大日用電量有可能達到155億~160億千瓦時,比去年峰值提高3%~6%,高峰時段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在1800萬千瓦左右,偏緊地區主要是浙江、廣東、江蘇、河北、重慶等地。如果出現汛期來水豐枯急轉、高溫高濕天氣持續時間過長等極端情況,電力缺口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需求增長趨緩的背景下,有序用電工作任務更加艱巨。首先要更好地保證居民生活等重點用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同時要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的不合理用電需求,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特別是還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確保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堅持統籌兼顧,加強組織,科學安排。 魯俊嶺指出,今年迎峰度夏面臨的形勢和往年有較多不同之處,任務也較為艱巨,要將電力迎峰度夏工作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認真做好電力供需走勢預測預警。積極協調煤電油氣運矛盾,統籌安排電力生產運行,繼續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切實提高電力應急能力。 火電項目建設放緩值得關注 受近年來火電企業虧損、融資困難、取得支持性文件周期長、電力需求增幅下滑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火電項目建設矛盾十分突出,地方和企業普遍存在“爭路條積極,推進前期工作放緩;爭核準積極,開工建設放緩”的問題。 主要表現:一是投資下降。1~4月,火電項目完成投資208億元,同比下降29.3%。 二是建設放緩。已核準項目有三分之一建設進度滯后,新投產容量大幅下滑。迎峰度夏前僅可投產約1800萬千瓦,較常年減少約五分之一。三是項目前期工作進度放緩。目前已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火電項目規模達到1.2億千瓦,為歷年同期最高水平。但其中55%的項目前期工作時間已超過20個月,遲遲不能具備核準條件。上述情況如不及時扭轉,將影響電力工業長期穩定發展。 在回答如何扭轉火電建設放緩趨勢時,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郝衛平表示,一定要保持比較穩定的電力建設規模。為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前不久召集五大發電集團等研究認為,政府要加強項目核準的服務工作。地方政府和建設單位要真正推動項目建設,切實加快解決當前火電企業面臨的一些問題,比如虧損、融資困難、前期工作難度大等一些問題。同時,火電建設要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優化火電發展,加快電力結構調整。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