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政務】中國為滿足核安全需求正在研發第四代核電 |
(時間:2011-12-14 14:18:39) |
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全球核能源遭受巨大信任危機,基礎核設施的投入也出現了停滯狀態。在本次年會上,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孫勤表示,核能對中國不是選擇問題,而是必須。 隨著社會發展,中國能源需求旺盛,屬于剛性需求。如何解決能源問題,火電、水電、風能、太陽能、核能等都是路徑,但作為主力能源的途徑只有兩條,火力發電和核能發電。“煤要脫硫脫硝脫氮,對里面的碳進行捕捉。但無論怎么做,它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必然,只不過是量的多少。” 水電、風電、生物質能或太陽能,這些能源有環境限制、資源總量限制以及本身品質限制,這讓這些能源很難成為主力能源!八姇忭。我國全部水利資源是5億,再開發也就2億多。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本身能源屬性是間隙式能源,出力比較少。” 核能成為未來能源希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競爭力。即便算上此次福島核事故的補償,日本核電仍有較強的經濟競爭力。根據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IEEJ)的研究報告,日本前5年的核發電成本穩定在7日元/千瓦時,考慮核事故補償10萬億日元,成本增加到8.5日元/千瓦時。而前5年化石燃料發電成本為10.2日元/千瓦時,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地熱)為8.9日元/千瓦時。 “福島事件告訴大家核能必須要安全。我們國家對運行的核電站進行對照整改,提高性能。更重要的是我們建設國際上最先進的三代核電,同時正在研發第四代核電,這種核電是滿足當前人們對核安全的需求,把核安全的事故建立在最小范圍之內! 但核能對中國而言,做大容易做強不易。中國在建和已經運行的總計41個核電機組,達到4000多萬千瓦,整個年發電量只占所有電力不到2%,世界平均水平為15%至16%,發展空間很大!澳壳笆袌錾弦試馄放茷橹鳎袊约旱钠放菩∏疑,我們的挑戰是要開發自己的品牌,滿足自己的需要,同時走出國門,帶著整套設備輸出海外! 孫勤還提及了中國核電海外市場所面臨的一個亞洲競爭者——韓國。上世紀70年代才開始建設第一座核電站的韓國起步很晚,最初其國內企業只能做有關建設員工住宅、搬運沙子和碎石的外圍工作,核心技術全部由美國完成。 然而,如今韓國的核技術甚至開始出口。2009年,韓國擊敗法國、美國和日本等競爭對手,獲得阿聯酋一份價值至少200億美元的核電站出口合同,韓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六個“出口”核電站的國家。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