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環保部門昨天通報了今年郊區“三廢”(廢氣、廢水、廢渣)污染執法工作情況。截至8月底,全市環保行政處罰案件數已達922件,處罰金額2520萬元,比去年同期有20%左右增長。從執法后督查情況看,在規定期限內,違法案件整改完成率達90%以上。
半數重點案件已解決
通報提及了12件環保類問題,從處理結果看,已解決6件。其中,上海東煦—首頓表面處理有限公司,廢水處理設施已改造,多次監測已達標排放;上海利達化工廠已于去年底停產;上海泰德利食品有限公司、上海金頭化工公司,已采取納管措施,解決了污水直排河道問題,6月16日松江區政府進一步明確將其列入劣勢企業淘汰名錄,年內完成。松江九亭北場電鍍廠已于7月13日停產;嘉定上海務發實業有限公司,已依法補辦環評手續,補辦期間,環保部門責令其停止生產。
解決方案已明確,正組織實施的有5件。上海機床鑄造一廠已列入搬遷計劃,其上級部門市電氣集團已承諾兩年內完成搬遷;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構建四廠,環保部門已做出了責令停產決定;吳涇工業區已列入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將進一步加快整治工作的進程;金山亭林工業區,區政府計劃三年內搬遷完畢該工業區內所有農戶,已有了初步的實施方案;上海中遠川崎重工鋼結構有限公司,寶山區政府與市住宅發展中心已明確要盡快搬遷,正在細化研究實施計劃。另外,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已在會同各部門對高橋工業區定位作進一步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區域整治計劃。
執法后督查跟進監管
環保部門表示,郊區“三廢”污染成因復雜,有規劃布局不合理、實施不到位的問題,有環境基礎設施不完善問題,也有歷史遺留等問題,必須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并開展執法后督查。
據了解,市環保局將“三廢”污染整治工作列為重點區域和重點案件執法后督查的重中之重,對2005年以來列入掛牌督辦的案件逐一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取締關閉、停產整治、限期治理等行政措施落實情況,對屢查屢犯的企業從嚴處理。同時對本市非保留區內違法建設項目,“廠中廠”的違法企業進行后督查,明確非保留工業區違法建設、開工的項目,一律停止建設生產,對未辦環保手續“廠中廠”問題,依法予以查處,對非保留工業區其他項目,采取多種形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目前各項工作正在全面推進之中。
今年上半年已組織展開的執法后督查結果表明,在規定期限內違法行為整改完成率達到90%,比原先提高了20%左右。今后將深入推進這項制度,建立對環境違法案件全過程監督監管機制。同時大力推進污染源在線監測,實施對污染源全方位監管。環保部門還將結合市、區(縣)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編制,明確重點區域整治目標,解決郊區“三廢”污染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