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永嘉泵閥產業引領智能制造現代化先行 |
(時間:2022/7/27 13:55:46) |
圍繞永嘉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結合省黨代會提出的“兩個先行”主題,推出“先行·永嘉探路”專欄,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探索共同富裕永嘉實踐樣本,深入各地開展不同層面對象的采訪,反映基層單位和廣大干部群眾學習貫徹省黨代會精神的生動實踐,反映全縣各地各單位助推永嘉“擁江融入、產城融合”的經驗和成效。敬請關注。
走進國內首家NB-IoT智能泵閥聯合創新實驗室,新一代物聯網技術、智能制造技術、5G技術等最新成果運用映入眼簾,立足永嘉創新打造的泵閥行業智能制造云平臺,永嘉泵閥企業加快實現了供應鏈資源優化配置、供應鏈管理、采銷協同、生產智能化等一站式服務,實現了“永嘉制造”到“永嘉智造”的華麗蝶變。
經過40多年的長足發展,永嘉泵閥已成為我縣四大傳統產業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也是全省26個山區縣中唯一一個單體產業產值超300億的產業,使永嘉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品種規格最全、企業最為集中的泵閥產品制造基地,已集聚泵閥企業3294家,市場份額約占全國的1/4、全省的1/2,已創成全國泵閥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可生產3千多個品種、4萬多個規格泵閥產品,實現了溫州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零”的突破。2021年,全縣泵閥產業年度產值達374億元。
加大數字賦能打造智能制造現代化先行
走進浙江伯特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江羅東生產車間,記者看到管理人員正通過數字管理駕駛倉實時掌握生產運行情況,通過數字管理駕駛倉看板,生產流程實現了從訂單到成品的各環節“一屏顯示”,做到了工作效率最大化、差錯率最小化,為生產管理決策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
“我們的APS系統還可自動計算排產,直接派工到機臺。”浙江伯特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負責人金卡迪告訴記者,企業通過ERP、MES信息化系統建設,掌握了車間實時生產情況,并在此基礎上通過5g聯網數據系統,持續賦能企業提質降本增效。伯特利“數字賦能”的成功實踐,是全縣泵閥產業智能制造現代化先行的生動實例。
“數字賦能后,企業從2019年到2021年,運營成本降低了30%,生產周期縮短了40%以上,產值增長了2.53倍,人均生產效率提高1.65倍,產能實現了翻番。”在凱泉集團甌北廠區,一臺臺先進的智能化數控設備在工人嫻熟地操控下快速運轉,一個個泵閥部件按照生產工藝標準實現精密智控……凱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大輝說,從銷售訂單到產品設計、制造、采購、物流,最后到售后服務云平臺,全流程閉環管理的智能工廠共投入資金超1億元。
“用了泵閥云平臺后,整個生產效率提升了30%,生產成本下降40%以上。”紐頓流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孫娒高興地說,“泵閥云平臺”助推企業數字化改革,效益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自2019年永嘉建立“泵閥云平臺”以來,解決了長期困擾中小制造企業的信息化系統建不起、用不起、維護不起的老大難題,改變了以往企業管理模式以人工管理為主、產品形態以多批次小批量為主、生產方式以簡單粗放為主的現象。
“近年來,永嘉在產業數字化改革上,建設完成泵閥行業智能制造云平臺和智能服務云平臺,截至目前,平臺直接服務企業近100家,間接服務企業1000余家,應用效果初顯。”縣經信局有關負責人說,未來永嘉將全力推進“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發展模式,迭代升級泵閥(工業閥)產業大腦,創建泵閥供應鏈平臺,深入開展“未來工廠”探索,助推泵閥產業整體數字化轉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系統架構。力爭到2024年,培育泵閥“未來工廠”2家以上,新增省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10家以上,新增泵閥企業智能化診斷項目300個以上、工業機器人500臺以上,實現規上泵閥企業智能化改造全覆蓋。
做大產業集群打造共同富裕永嘉樣板
“我們企業急需研發人才、技術人才、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營銷人才等,希望通過這次校企合作,把更多的泵閥專業人才引進到企業來。”在近日舉行的溫職院永嘉泵閥行業調研座談會上,超達閥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漢洲深有體會地說,去年超達閥門總產值超6億元,企業發展的同時需要大量技能人才,希望通過校企訂單式培養,能為企業定向輸送高技能人才。
作為“中國泵閥之鄉”,永嘉現有3294家不同規模的泵閥企業,從業人員超4萬人。今年以來,我縣充分發揮職校合作辦學和系統流程裝備院平臺等優勢,1800多個學位定點面向山區貧困學生,專設4個400名學生的泵閥等主導產業定點班,把課堂搬到企業,5年學制中1年半在車間一線實習,實現畢業即就業。“通過與永嘉特色龍頭產業合作辦學的模式,專門設立凱泉班、超達班,課程編制、教學內容、實訓時間都由企業按需開展。”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有關負責人說,像在凱泉實訓的這批學生,1個月后就可以馬上上崗。
自我縣與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以來,致力于打造全國首個“產教融合,中高職一體”新型職業院校,制定“政府組織、街道發動、企業定制、平臺授課、慈善保障”的本地產業工業培育體系,一攬子解決“就業難”和“招工難”兩大難題。目前,已經培育泵閥行業產業工人超1000人,成功實現“富余勞動力”到“金藍領工人”無縫就業。據了解,目前溫職院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6年達98%以上,畢業5年內涌現出一大批年薪30萬的學生,成為區域產業邁向高端的人才基地與技術應用源。
針對退伍軍人,我縣開設多個為期3個月的技能培訓班,幫助他們熟悉產業,掌握技能,而且培訓過程全程免費。我縣充分利用產業慈善基金,系統流程裝備科學研究院在產業工人培育中的優勢地位,將社會富余勞動力培養后補充至缺工少工企業。同時,謀劃出臺一系列針對性政策,如免費技能培訓、高職學生就業補貼、企業招工社保減免等,以實實在在的實惠打消后顧之憂。目前,已經培育泵閥行業產業工人超1000人,就業后初始工資超6000元,穩定后年收入超10萬元,為職業教育培訓服務“擴中提低”,實現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未來,永嘉泵閥產業致力于打造現代制造業千億級產業集群,全力吹響“510計劃”人才攻堅沖鋒號,推進引才育才行動,邀請國內相關領域專家開展培訓服務,實施“鄉村人才振興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技能人才培養計劃,為企業定向輸送高技能人才,助推泵閥產業人才培育先行,打造共同富裕永嘉樣板。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