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風機】大唐吉林風電公司全力深入挖潛、攻堅風機定檢創佳績 |
(時間:2009/8/14 9:13:05) |
面對目前發電市場的嚴峻形勢,大唐吉林風力發電公司迎難而上,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強化基礎管理工作的同時,深入挖潛、全力攻堅,成為集團公司首家依靠自身力量成功完成風機30個月、36個月定檢任務的企業。該公司獨立完成定檢的風機設備可利用率達到98.32%,創吉林省最好水平。 吉林風電公司是集團公司的第一家風電企業,裝機容量為4.93萬千瓦,共有風機58臺,全部采用西班牙Gamesa公司G58-850KW變槳風力發電機組。兩年質保期過后,風機設備的定檢工作于2008年7月份正式交由吉林風電公司自行開展,但由于該公司生產檢修人員沒有獨立進行檢修的經驗,給定檢工作的開展帶來很多了困難。面對難題和壓力,該公司確立了“依靠自身實力實現風機定檢先進水平”的目標,采取多項有效措施向定檢工作發出挑戰。 分析困難,找準差距。在深入了解現有人員技術水平的基礎上,該公司詳細分析定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一是由于存在技術壁壘,員工對檢修工藝掌握不足,檢修質量存在差距;二是風機屬于適合常溫運行的設備,在北方低溫區運行容易出現傳感器失靈、機艙保溫不好、散熱器堵塞、油溫高導致自動停機等問題;三是由于近幾年風電的蓬勃發展,風機設備嚴重短缺,備品備件明顯不足。 想方設法,積極應對。面對區域電網結構造成發電受限、發電市場對設備健康水平要求逐漸提高等日益嚴峻的經營形勢,該公司成立了由黨政一把手擔任組長的攻堅組,并分為兩個作業小組,結合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攻堅行動方案。一是增加檢修項目,通過細致的工作,確保設備的健康水平;二是在工作中逐步積累現場工作經驗,對照定檢維護程序邊操作、邊總結,找到理論和實踐的最佳結合點;三是利用各種途徑學習和鉆研檢修技術,努力提高業務能力;四是及時掌握風機備件的市場形勢和各風電企業的機組零件配備情況,與設備廠家和兄弟企業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相互支持;五是開展風電場“小事件”分析和班組“三講一落實”活動,把班組安全建設抓實做細。 節約挖潛,提升效益。由于進口風機備品配件價格較高,為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經濟效益,該公司努力提高風機配件的國產化率。例如:原廠進口的IGBT驅動板價格為5.6萬元,且損壞的機率很大,若直接從廠家購買則需要大量的資金。對此,該公司及時與有修復能力的國內廠家進行聯系,共同診斷和維修IGBT驅動板;風向標、風速儀等設備均用國產化設備替代,可節省一半資金……通過一系列有效舉措,該公司在定檢中節約資金近30萬元。 激勵機制,彰顯成效。該公司從抓績效考核入手,建立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努力調動全員的工作積極性。該公司在認真執行大唐吉林發電公司《2009年度重要指標與企業工資總額掛鉤考核辦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分解工作目標,健全生產經營目標考核責任制,抓好過程監督和進度控制,并將全年工作任務量化分解到了各部門和每個崗位。同時,該公司進一步加強標準制度體系建設,通過對制度的修訂完善,全面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水平。不僅于此,該公司還積極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提振士氣的重要作用,深入開展形勢教育和各種政治、業務知識培訓,在企業中形成了“舉全員之力打贏全年發電任務攻堅戰”的濃厚氛圍。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