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溫州泵閥如何布局 |
(時間:2014-9-11 9:50:49) |
《溫州市泵閥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近日通過專家論證。 作為推進我市泵閥產業創新發展的一個綱領性文件,該規劃由市經信委、蘭州理工大學溫州泵閥工程研究院于本月初編制完成。 根據該規劃,溫州泵閥產業發展目標分為近期和中遠期兩個階段,其中,近期目標(至2016年),力爭到2016年泵閥產業總銷售產值達到400億元,年均增長10%;國內市場份額穩步擴大,力爭回到20%以上;培育產值億元以上企業100家,其中5億元以上企業10家,培育發展一批產品具有“專、精、特、新”特點又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企業50家,上市企業2家。 到2020年(中期目標),產業規模躍上新的臺階,泵閥總銷售產值達到600億元;產值超5億元的企業20家以上,超10億元的企業5家以上,初步形成泵閥制造現代產業體系,產業競爭力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按照城市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溫州泵閥未來發展空間將實行“三沿”發展布局,即由沿江提升(永嘉甌江)、沿海拓展(龍灣、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沿線優化(瑞安G15沈海高速路線)三部分組成。其他各縣(市、區)也將根據自身產業發展基礎和資源能力,優先支持先進泵閥產業發展。 論證會邀請了國內6名專家對該方案進行評審論證。經過認真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該規劃充分考慮了我市泵閥產業的發展基礎,在發展重點、空間布局、主要任務和措施上具有系統性、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泵閥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要求,為溫州泵閥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論證會上,專家組還對溫州泵閥產業發展目標定位、發展重點、整合重組、人才建設和公共服務平臺等方面提出了意見。 據悉,已通過專家論證的《溫州市泵閥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經修改完善后,將上報市委、市政府,待審議通過后付諸實施。 沿江布局重點: 永嘉(沿江):浙江系統流程裝備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打造集設計、研發、生產、檢測、銷售、展示、售后服務為一體的泵閥總部,全國重要的系統流程裝備創新設計和制造基地。 在永嘉系統流程裝備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與系統流程裝備產業緊密關聯的設備、軟件、系統集成、運營服務智能化配套產業。重點發展關系到系統流程裝備瓶頸技術的新材料研發,基于智能化、成套化的燃氣管線流程裝備,智能化、成套化的冶金、冶煉生產流程裝備,智能化、集中控制的石油化工流程裝備,耐腐蝕的強酸、強堿生產流程裝備,耐腐、耐磨、耐高溫的煤化工流程裝備制造以及系統流程裝備關鍵部件及配套設備制造和服務等領域。 沿海布局重點: 龍灣片區(沿海):浙南沿海先進裝備產業集聚區。打造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特色突出、低碳環保的泵閥先進裝備產業集聚區,并作為溫州未來泵閥產業發展的主要場地。 重點建設龍灣片區(包括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海園區)泵閥生產制造新基地,把空港新區永興南北園作為未來若干年泵閥產業拓展的主陣地。發揮龍灣和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海、陸、空交通便利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和泵閥基礎配套項目建設,重點發展特種、高科技、高參數閥門產品;發展新領域應用閥門、重大工程配套的大型、高溫、高壓特種閥門、核電閥門等;發展醫藥、環保領域用低碳環保的泵閥。引導龍灣片區泵閥企業向現代制造服務業轉型,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該區域將大力支持泵閥行業相關小微園建設,利用空港新區永興南園小微企業創業園380畝、空港新區機械裝備產業園112畝和瑤溪裝備制造小微園170畝的土地資源,為特色突出的泵閥及相關配套企業(包括閥門驅動裝置、閥桿、球體、標準件、專業熱處理、專機制造、電機等)的小微企業發展預留空間。 沿線布局重點: 瑞安(沿線):泵業制造和閥門基礎件配套基地。發展精密鍛造及泵閥前端基礎件配套產業,同時打造工業泵的生產基地。 瑞安重點依托瑞安市“中國鍛造產業基地”優勢在瑞安錦湖機械鍛造小微園122畝土地和文成縣土地空間上,主動承接永嘉和龍灣泵閥產業部分功能,重點打造生產閥體、球體、泵輪、泵殼等基礎部件的高質量、精細化管理鍛造和鑄造企業,提升泵閥關鍵基礎件的質量。同時以瑞安嘉利特荏原泵業和科爾泵業為基礎,著力將瑞安打造成為溫州的工業泵的生產基地。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