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壓縮機】空調壓縮機行業漸成爭奪焦點 |
(時間:2011-7-11 9:50:58) |
當6月1日節能補貼終止,“政府干預”再次讓位于“市場調節”后,空調行業也轉而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之前受益于政策春雨而死灰復燃的地方區域性空調品牌,可能將再次面臨被淘汰結局,并直接加速巨頭競爭時代的到來。 產業在線、中怡康等行業權威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當前空調市場格局基本上是幾大巨頭包打天下且顯壟斷之勢,區域性邊緣品牌的生存空間已日趨吃緊!翱照{業洗牌早在兩年前就已宣告完成,能在主流銷售渠道仍能保持一定影響力的品牌很難超過7、8家。”據家電行業內部人士透露,眼下空調市場的競爭主要在國內幾大巨頭之間展開,競爭的戰略生存門檻也由前兩年的300萬套,迅速提升至1000萬套。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戰略生存門檻的不斷提升,空調行業的競爭已不再是定頻與變頻之爭,而是開始向包括上游核心部件、配件在內的整個空調產業鏈整合進行深度轉化,在這一過程中,壓縮機將會逐漸成為空調企業爭奪的焦點。 “企業如果在壓縮機供應方面跟不上,千萬產能將會只是空談!币晃粊碜詮V東的空調制造企業人士表示,盡管國內一些跟進品牌都在往千萬產能上趕,甚至已宣稱自己已具有千萬產能,但真正具備此能力的企業只有寥寥數家。“從300萬套產能向1000萬套產能邁進,這是一個質的轉變、質的飛躍,對于企業供應配套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證壓縮機供應環節不出現問題將是空調企業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美芝、海立、凌達壓縮機廠家通過產能大幅擴張,2010年分別累計完成銷售2329萬臺、1322萬臺、1104萬臺,整個壓縮機市場總量更高達9353.34萬臺。而據筆者進一步了解,壓縮機總體供應與市場總體需求雖基本相當,甚至供大于求,但在渦旋式壓縮機、變頻壓縮機、熱泵熱水器專用壓縮機等產能上卻仍然相對不足。而且空調企業在上游采購這塊,大都采用多元化的客戶結構。這種多點開花式的壓縮機采購模式,雖可降低采購供貨風險,卻相應存在著一些弊端。首先,壓縮機供應具有季節性強的特點,企業無法保證自己所需壓縮機型號在短時間內都能得到及時供貨。其次,多批次、多廠家的供應方式,一方面無法保證壓縮機產品品質;另一方面,相比更大宗的壓縮機采購,這種采購模式在成本上并無任何優勢可言。 試想,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大庫存、沒有實現生產全年常態化,一到旺季,就將完全處于被動位置。因為一些品牌自有的壓縮機資源到那時也只會開放剩余的部分產能,而這部分產能可能是市場上過剩的,而且這些品牌空調同時也是主導壓縮機廠家的采購大戶,相比而言,他們更容易搶到最有利的資源。 而從壓縮機企業角度來看,受政策陸續退市、成本上漲、樓市調控不明朗等因素影響,“斷補”之后的空調產業走勢存在著太多不確定的因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壓縮機企業對產能備戰的準確判斷。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