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南昌高新區打造LED全產業鏈聚集地 |
(時間:2022/7/14 14:15:39) |
夜幕降臨,南昌贛江兩岸,江風拂面,LED燈光秀璀璨如夢。這一江兩岸的耀眼則來自南昌LED產業的蓬勃發展。
近年來,LED龍頭企業紛紛落戶南昌高新區,攪動“一池春水”。今日的南昌,LED芯片產能已躍居全球前三,成為國內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產基地,手機閃光燈和移動照明出貨量全球第一。
“鏈”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近日,投資30億元的兆馳LED顯示終端項目廠房室內裝修已經進入掃尾階段。該項目主要建設1000條RGB小間距LED顯示模組(COB)封裝生產線,預計8月陸續投產,達產后可年新增營業收入40億元。同時,兆馳股份圍繞Mini LED和Micro LED芯片,在南昌高新區進一步布局LED新型顯示技術全產業鏈。
“我們的半導體芯片產能將由目前每月的65萬片4寸,提升至100萬至110萬片4寸,其中新增的40萬片4寸晶圓將全面投入到LED新型顯示領域。同時,我們將去年在深圳成立孵化的新型COB封裝兆馳晶顯,整體遷至南昌高新區并投入600條COB及模組產線。”江西兆馳半導體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羅文龍告訴記者,兆馳股份在優化產業布局后,南昌高新區有望成為LED新型顯示全球最大的產業聚集地,為南昌市重點打造電子信息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南昌高新區作為南昌LED產業主陣地,按照上中下游1:4:20的產值規律,重點補齊下游應用環節,推動國星光電一期、易美光電二期等項目快速投產,支持佛山照明、晶和照明等終端企業做大產值。今年1至5月,該區LED產業實現產值40.5億元,同比增長121.5%。
“我市聚集了兆馳光電、兆馳半導體、聯創光電、鴻利光電、晶能光電、乾照光電、中微半導體等行業龍頭企業,2021年南昌LED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約210億元,成為極少數具備了外延爐制造、MO源、外延片、芯片制造、芯片封裝、顯示屏和照明應用產品的全產業鏈城市。”市工信局電子信息科科長熊瑾說。
技術精進創“芯”高
在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我國自主研發的硅襯底黃光LED(發光二極管)芯片電光轉換效率達到27.8%,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據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帶頭人江風益介紹,在黃光LED技術的研究路上,他與研究團隊經過了5000多次試驗,最終打破其他國家在半導體照明領域核心技術的壟斷。“躺在實驗室里的科技創新沒有生命力,大規模產業化才有市場競爭力。科技創新要服務于經濟發展,科研創新選題方向要圍繞行業難點破題。”
江風益與研究團隊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在國際競爭激烈的LED照明領域,從最初的藍光LED技術并跑到黃光LED技術全球領跑,我們已經牢牢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工程中心副主任王光緒介紹說。
在江風益帶領下,南昌大學國家硅基LED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繼續創新,在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外,又相繼取得“高光效黃光LED材料與芯片制造技術”“高光效綠光LED材料與芯片制造技術”“硅基LED專用MOCVD裝備設計與制造技術”“金黃光LED照明光源及燈具”四項成果并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使“中國芯”LED的成員進一步擴列,應用領域也進一步拓展。
“我們的金黃光母嬰燈就是用最新‘中國芯’LED技術打造的,屬于硅襯底純LED金黃光,經生物學測試,完全不含對眼睛有害的藍光。”江西金黃光星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賀琦說。
“中國芯”LED銷往全球
連日來,在南昌高新區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開足馬力,為某一線品牌即將推出的最新款手機加緊生產硅襯底LED閃光燈。
作為全球硅襯底LED技術的主導者,晶能光電硅襯底LED光源在移動照明市場份額居全球前列,在手機閃光燈、汽車前照燈領域居國內前列,紫外LED產品已大量應用于工業固化,奠定了國產高端照明光源品牌的基礎,手機閃光燈全球市場占比達25%。
“2021年,晶能光電在全球手機閃光燈市場的份額上升到30%,成為全球眾多主流手機品牌的供應商,南昌造‘中國芯’LED手機閃光燈已隨一眾主流品牌手機銷往全球。”晶能光電品牌管理部經理王瓊說。
“目前,我們的硅襯底LED產品已應用于手機閃光燈、汽車照明、移動照明、戶外照明、景觀亮化、安防監控、UV LED等眾多領域。”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王敏向記者介紹,“2021年,晶能光電主營收入在2020年增長超60%的基礎上,再實現30%的增長,今年一季度又取得超30%的增長。”
王敏告訴記者,近年來,晶能光電通過持續的自主創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功率硅襯底LED光源供應商,“我們已申請和獲得相關國際國內專利440余項,從可見光的紅、藍、綠光,到不可見光的紫外光,基礎技術水平及應用與國際大廠實現并跑,部分技術水平實現領跑。”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