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智能照明行業的商業模式逐漸走向成熟 |
(時間:2020-10-14 8:49:29) |
智能照明終于迎來“曙光”。 近日,G20—LED峰會成員企業陽光照明推出了新產品靈睿智能燈泡。作為華為HiLink生態認證產品,憑借其較高的性價比優勢,在7月27日首次眾測上線即受追捧,當天搶購完成490%。 據陽光照明相關負責人介紹,靈睿智能燈泡支持亮度調節和色溫調節,還設有定時開關以及倒計時關燈功能。燈泡的色溫調節范圍從3000K到6500K,看劇時調暖色,看書學習時調冷色,功率低至7W,節能且護眼。 不少消費者也評價,該款燈泡能支持語音控制,可以用手機的語音助手或華為AI音響進行控制,說話就可以控制,感覺很方便。 目前靈睿智能燈泡在華為商城即可購買體驗,直接按說明書打開智慧生活APP,就可把燈泡接入網絡。 近年來,隨著智能家居的升溫,智能照明作為智能生態的重要一環,也逐漸成為各大互聯網企業和傳統照明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據高工LED了解,除了歐普照明、陽光照明、雷士照明、三雄極光、昕諾飛、上海三思等眾多LED照明企業在積極布局智能照明之外,小米、華為、百度、京東、阿里等巨頭企業也爭相跨界涌入。 高工產研LED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智能照明規模將有望達到830億元,市場前景可期。 雖然市場規模在高速增長,但智能照明在過去幾年的市場接受程度并不高。這背后有多方面原因,比如智能照明技術不夠成熟,市場培育不夠,價格普遍偏高等等。 在技術方面,當前市面上的智能照明設備仍以孤立的單品為主,而與傳統照明設備相比,這類產品雖然能夠通過APP實現遠程調光、調色,但在交互方面智能程度并不高。 在價格方面,不少照明經銷商表示,現階段廠商對于智能照明設備所涉及的智能模塊、傳感器等相關元器件的議價能力弱,產品定價偏高。 通過以上存在的“痛點”來看,智能照明不能脫離其他智能家居系統單獨進行研發。因為智能照明不僅涉及智能燈具本身,還牽涉到傳感器、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多個跨界領域,而單一企業的能力有限,難以全面兼顧。 如此看來,各相關行業聯合搭建涵蓋智能照明的智能生態圈也就成了智能照明發展的必然趨勢。 華為HiLink是華為開發的智能家居開放互聯平臺,目的就是解決各智能終端之間互聯互動問題,從而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生活體驗。 除了上面提到的陽光照明,上海三思推出的慧方臺燈、慧圓臺燈、智能植物生長燈等,也已成為華為HiLink生態認證產品。此外,還有歐普照明推出的炫彩床頭燈也已成為華為HiLink的一員。 當然,除了華為HiLink,小米、阿里巴巴等物聯網平臺也在將智能照明納入生態鏈范圍。其中,阿里巴巴推出天貓智能應用開發平臺,包含語言技能、app和小程序等多種形態,覆蓋語言、觸碰、手勢等交互方式。 G20—LED峰會另一位成員企業三雄極光日前也推出AI智能生活系列,并通過天貓精靈直接進行語言控制,為消費者提供全屋智能照明解決方案。 不同的生活場景,需要不同的燈光氛圍。三雄極光的AI智能生活系列預設了夜燈模式、閱讀模式、會客模式、溫暖模式多種情景模式,通過語音直接而打開對應情景模式,可滿足消費者會客、休憩、閱讀等各種燈光需求。 據三雄極光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AI智能生活系列已涵蓋客廳吸頂燈、臥室吸頂燈、射燈、筒燈以及插座,兼顧語音、遙控、墻面開關三種控制方式,讓大家悅享智家生活。 綜合以上案例來看,跨界合作使得照明這一傳統行業有了更多的附加值,智能照明行業的商業模式也逐漸走向成熟。未來,隨著智能照明所輻散的相關產業鏈逐步走向整合與優化,智能照明扮演著智能生態圈“紐帶”的重要角色,其真正實現落地指日可待。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