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風電光伏設備退役潮將至,國家能源局:盡快確立合理商業模式 |
(時間:2023/6/5 10:51:49) |
近年來,我國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展成效顯著,裝機規模穩居全球首位,發電量占比穩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但國內風電、光伏設備的集中退役潮將至,如何實現這部分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已成為新能源行業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澎湃新聞注意到,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案例解讀》提及,推動退役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處理技術和相關新產業鏈發展,實現全生命周期閉環式綠色發展。下一步,將加快政策與標準制定,盡快完善行業標準、技術規范、認證體系等,確立合理的商業模式。
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由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起草的《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錨定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重點針對影響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的政策堵點、痛點、空白點等,提出切實可行、具備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此后,國家能源局組織編寫了案例解讀材料,對各政策點的背景、目的,已經出臺措施及下一步政策落實方向等進行了詳細闡述。
前述案例解讀稱,進入“十四五”,我國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將逐步迎來集中退役,隨之面臨關鍵部件的批量化處置問題。以光伏為例,我國是光伏組件制造和應用大國,組件產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三以上,在應用方面,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截至2021年底,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已達到3.06億千瓦,若以每塊光伏組件300瓦、體積0.066立方米、重量19千克來計算,即使僅考慮目前我國已有的裝機容量,當全部光伏電站25年運行期滿后,廢棄的光伏組件將產生約6700萬立方米、約2000萬噸的固體廢物。
“若這部分固廢得不到及時、恰當的處理,顯然不利于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對此,產業鏈上下游一直在積極探索,已經初步形成了一些技術路線,但由于市場規模小、回收綜合利用價值低,企業的投資積極性不高,導致此類技術尚未實現產業化。此外,組件回收相關政策和標準也有待完善。”該解讀文件稱。
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利用問題已日益受到重視。2021年10月,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要求,推進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興產業廢物循環利用。2022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的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廢舊光伏組件、風電葉片等新興固廢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加大綜合利用成套技術設備研發推廣力度,探索新興固廢綜合利用技術路線。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要求加快構建光伏供應鏈溯源體系,強調推動光伏組件回收利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國家能源局的案例解讀文件稱,下一步,需要重點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加快政策與標準制定。盡快完善行業標準、技術規范、認證體系等,確立合理的商業模式,逐步推出綜合利用產品綠色認證,研究給予稅收政策優惠或向產業化生產線建設提供國家預算內資金支持;
二是完善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處置辦法。在廣泛征求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循環利用環保機構的意見建議基礎上,制定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固廢處理標準、復合材料固廢處置企業主體評價準則、跨區域處置辦法,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示范。同時,建立跨行業的合作交流機制,促使其他行業參與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技術的應用示范,對使用再回收產品的項目和企業給予政策傾斜。對于回收再利用產品制定要求,放寬產品標準指標,限定適當的使用條件和場景供市場選擇;
三是開展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技術研究。優化資源化回收再利用技術,重點解決回收再利用方法的技術路線、設備產業化以及后物料的規模化應用等難題。引導科研機構、高校、固廢回收企業研發更高效、更環保的回收處置工藝,拓展應用場景。鼓勵設備制造企業完善回收再利用體系,培育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制造、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完整產業鏈;
四是強化新材料研發,實施技術改造延長風電機組、光伏組件的使用壽命。
風機和光伏組件退役將催生新藍海。
以光伏行業為例,據相關數據,晶體硅光伏組件中玻璃、鋁和半導體材料比重可達92%,另外,還含1%左右的銀等貴金屬。若能全量回收,到2030年,可從廢棄光伏組件中得到145萬噸碳鋼、110萬噸玻璃、54萬噸塑料、26萬噸鋁、17萬噸銅、5萬噸硅和550噸銀。而薄膜光伏組件中含有的碲、銦、鎵等稀貴金屬,主要依賴國外進口。因此,其高效回收利用不僅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有利于減少相關資源的進口依賴,防范原材料供給風險。
有地方政府已著手布局該領域。今年5月,廣東省發改委等十部門印發《廣東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到,開展報廢汽車、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智能拆解和拆解物自動化分選等關鍵技術裝備研發,發展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大型舊輪胎等新興產業廢物循環利用技術,研發廢舊塑料的改性改質技術。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