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壩上,天高云淡,空氣清新,在張北縣二泉井鄉劉油房村附近的張雄1000千伏特高壓工程現場,一座座近百米高的輸電鐵塔屹然矗立,連接著條條“銀線”將張家口壩上的綠電源源不斷送到雄安新區……自工程投運以來,累計輸送綠電377.6億度。
作為全國唯一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張家口市打造國內可再生能源開發應用的新高地,新能源裝機實現了高速發展。截至目前,示范區累計完成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2730萬千瓦,達到張家口全市電力裝機總量的82.2%,穩居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數據顯示,2022年底全面市可再生能源發電量457億度,占全市總發電量的63.5%。
張家口是中國華北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風能資源可開發量達4000萬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可開發量達3000萬千瓦以上。2022年初,這里產生的綠色電能,通過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輸送至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26個場館,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100%綠色供電。
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也帶動了清潔能源制造業發展。目前,全市吸引落地電源開發企業106家,其中,國企48家,民企58家,已批復風光電項目453個4936萬千瓦,形成智能風機、高效光伏組件、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等多個產業鏈條。
張家口市能源局副局長管濤介紹,今年重點推進的88個風光電源項目中,24個項目已開工,46個項目列入省重點。一季度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新增83.45萬千瓦,同比增長145%,高質量實現首季開門紅。
下一步,全市將圍繞示范區“十四五”規劃,繼續加大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開發,預計年內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400萬千瓦,全市電力總裝機累計超過3608.5萬千瓦,到“十四五”末累計裝機突破4300萬千瓦。同時,持續提升綠電輸送能力和輸出穩定性,推動勝利——張北1000千伏特高壓、蔚縣500千伏變電站等輸變電工程盡早開工,加快壩上、白土窯500kV變電站等在建輸變電工程進度,不斷優化電網結構,讓張家口的綠電成為推動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