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濱歐洲商會的一名高級官員表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主要歐洲公司正考慮在未來一年進入菲律濱市場。
菲律濱歐洲商會會長韋狄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些公司希望滲透到市場中,因為他們希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成為這個數十億美元行業的領導者之一。
他說:“我想我們明年就會看到了。他們會很快的。我想你們會看到所有來自歐洲的全球領導人都在這方面發表演講。我認為你不能將歐洲的任何領先公司排除在外。”
韋狄克特別提到了海上風能,它利用建立在浮動結構上的浮動風力發電場,利用據說在海上更強的風的力量。
他說:“它們是漂浮的,所以我們甚至不害怕地震等通常的威脅。這不僅是獲得綠色能源的唯一途徑,也是我國、任何國家提高電力容量的最快途徑。”
就在上個月,能源部修訂了2008年《可再生能源法》實施細則和條例的一部分,允許外國投資者或公司參與勘探、開發和利用活動。
這一發展與司法部9月份發布的一項意見一致,即水資源的使用應繼續受到外國所有權限制。
與此同時,我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佔發電組合的35%,到2040年將這一比例提高到50%。
包括菲律濱歐洲商會在內的菲律濱外國商會聯合會,其目標是到2030年底吸引價值128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進入菲律濱。
推動樂觀情緒的因素包括最近批準的外商擁有可再生能源的內部比率,以及允許外國人完全擁有電信和鐵路等公共服務的《公共服務法》修正案。
然而,來自菲中央銀行的數據顯示,8月份流入我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淨流入以兩位數下降,至7.97億美元,這是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