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企業搶灘布局 山西氫能產業發展鏈已然形成 |
(時間:2022/9/6 9:33:14) |
9月3日,作為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經濟發展論壇成功舉行。論壇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氫能產業發展熱點難點及前沿問題,匯聚海內外政、產、學、研力量,探討氫能產業之路。
“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快速崛起之際,氫能作為公認的零碳能源正在脫穎而出。”山西省副省長張復明在致辭中指出,山西焦爐煤氣和煤化工煤氣資源豐富,今年以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將氫能產業鏈列為重點推動的十大產業鏈之一,眾多新能源領軍企業紛紛搶灘山西布局氫能賽道,氫能產業已然成鏈。
山西省工信廳廳長武宏文表示,國家工信部在“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全面推動氫能多元化的發展利用,山西是以煤炭和焦炭資源為主的能源大省,特別是焦炭產量、外調量、出口量均居全國第一,呂梁市在焦化產量和產能上居全省第一,全省上下正在為山西建成全國氫能產業發展高地而努力拼搏。
作為山西省發展氫能的重要落點,呂梁市擁有全國最大的焦炭生產基地,氫能發展優勢得天獨厚。呂梁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廣勇介紹,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呂梁正積極搶占氫能發展“新賽道”,打造千億元級氫都。力爭到2025年底,全市制氫能力達到20萬噸以上,建成50座加氫站,氫燃料汽車保有量突破5000輛,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發展體系。
氫能具有熱值高、低碳環保、用途廣泛、前景廣闊等優勢,正逐步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載體之一。中國氫能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韓偉介紹,氫能已正式納入我國能源戰略體系,五部委相繼批復了5個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多省份出臺了氫能專項政策。氫能的應用正在展開,產業正邁入新發展階段。
“雙碳”目標賦予氫能更大的責任使命。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忠欽預測,在2030年碳達峰前提下,我國氫氣年需求量將超3700萬噸,在終端能源消費量中占比5%,在2060年碳中和前提下,氫氣年需求量將進一步攀升至1.3億噸,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占比20%。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能源系統變革,需統籌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打通關鍵環節,逐步實現能源的低碳轉型,逐步實現零碳便利。
當前,氫能產業發展勢頭“火熱”,吸引了一批龍頭企業搶灘布局。山西鵬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鄭鵬介紹,鵬飛集團擬投資780億元,布局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工藝路線及裝備最先進的鵬灣氫港氫能產業園,打造集制、儲、運、加、用、研及裝備制造為一體的現代產業體系。規劃建設20萬噸焦爐尾氣制氫,5吉瓦風光發電,10萬噸光伏發電制氫,10萬噸液體儲氫及液氫充裝站,8萬噸有機液體儲氫裝置,50座加氫綜合能源站,30萬輛/年氫燃料電池汽車、3萬輛/年氫燃料電池工程機械,以及配套電堆、動力系統、供氫系統、鋰電池等。全部建成后,年可實現產值180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已經實現了氫氣產能約為4000萬噸/年,產量約為3300萬噸/年,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8939輛。促進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申能(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迪南建議,要政企攜手、綜合施策,做好頂層設計,堅持以場景為導向,持續推動“穩慎應用,示范先行”,鼓勵具有相關產業鏈優勢的企業積極構建多元化氫能利用場景,形成頭雁效應,驅動技術創新迭代。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