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北京推出20條舉措加快氫能產業發展 |
(時間:2022/8/18 10:15:57) |
8月16日電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日前發布了《北京市關于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若干措施》),旨在貫徹國家《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落實《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 年)》工作部署,加快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
根據《若干措施》,北京將從支持科技研發創新、支持技術裝備產業化、支持產業創新發展、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示范推廣應用、支持標準體系建設和支持服務體系建設7方面推出20條舉措,加快培育和發展氫能產業。
支持科技研發創新,帶動氫能技術突破
在支持科技研發創新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北京將支持基礎共性技術研究。面向氫能技術發展與應用的重大需求,聚焦制氫、儲運、加注、燃料電池等產業鏈核心環節,兼顧氫能關聯技術,支持氫能企業及機構開展基礎前瞻和關鍵共性技術自主研發,促進氫能領域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支持強鏈工程實施,鼓勵領軍企業牽頭,圍繞氫能產業鏈關鍵環節,遴選研發合作單位和團隊,組建產學研協同、上下游銜接的創新聯合體,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完善產業鏈供應鏈,符合政策要求的企業優先納入“強鏈工程”支持范圍,給予項目總投資一定比例的股權支持或事前補助支持。
支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鼓勵氫能領域創新主體在京組建國家級、市級氫能重點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載體,強化產學研合作,按國家和北京市相關規定給予資金支持。
支持技術裝備產業化,解決“卡脖子”難題
在支持技術裝備產業化和產業創新發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鼓勵氫能領域重點企業參與“筑基工程”。聚焦產業鏈卡點環節,創新組織模式開展揭榜攻關、樣機研發、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解決企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難題,給予攻關投資一定比例獎勵。
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快推動氫能領域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加大統籌協調與培育扶持力度,強化市區協同開展全面精準服務,對獲評“專精特新”的企業給予區級分檔資金獎勵。支持氫能關鍵領域“補短板”,填補國內(國際)空白,技術水平國內(國際)首創的技術產品(統稱為首創產品)實現首次應用。支持首創產品進入市場,根據產品應用效果,按照首次進入市場合同金額的30%比例,擇優給予研制單位國際首創產品不超過500萬元、國內首創產品不超過300萬元的資金支持。
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加氫站建設運營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并從加氫站建設運營和先進氫能設施建設方面提出具體鼓勵措施。比如鼓勵新建和改(擴)建符合北京市發展規劃的加氫站,對北京市行政區域范圍內建成(含改擴建)的加氫站,按照壓縮機12小時額定工作能力不少于1000公斤和500公斤兩檔分別給予500萬元和200萬元的定額建設補貼。鼓勵分布式制氫項目建設,促進氫源就近供應保障。支持開展先進制氫、儲運、加氫設施試點建設,對符合新技術新產品小批量驗證和規;茝V應用條件的氫能新型基礎設施項目,按照項目投資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資金支持。
支持標準與服務體系建設,構建產業發展體系
在支持示范推廣應用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將支持車輛推廣運營,以省際間專線貨運、城市重型貨物運輸、城市物流配送、城市客運等場景為重點,推動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對完成示范城市群應用項目的企業給予車輛推廣獎勵、車輛運營獎勵和關鍵零部件創新獎勵等。
鼓勵氫能在發電、熱電聯供、工業車輛等領域開展示范,促進技術示范使用與推廣模式創新,對經評審擇優確定并發布的重點示范項目,按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技術裝備應用、重點應用場景示范等相關政策給予資金支持。此外,《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建立符合北京市氫能科技和產業發展需要的標準體系,將氫能產業領域重點標準規范納入北京市重點發展的技術標準領域和重點標準方向。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