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省全年海上風電新增投資超700億元 |
(時間:2022/6/9 8:44:37) |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2)》正式發布,全年海上風電新增投資超700億元!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當天在陽江海陵島舉行主題系列活動,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海洋局局長屈家樹介紹,《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2)》由省自然資源廳與省發展改革委聯合編制,全文約2萬字,廣泛收集了涉海部門、沿海地市及佛山市的基礎資料,客觀反映了2021年廣東省海洋經濟發展總體情況,重點呈現了14個沿海市和佛山市海洋事業發展的成果和亮點,突出展現了海洋對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
據悉,總體而言,2021年廣東省海洋經濟強勁恢復,總量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表現出較強韌性。6月8日,《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2)》正式發布。根據報告,2021年廣東全省海洋生產總值19941億元,同比增長12.6%,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6.0%,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22.1%;廣東省海洋經濟總量已連續27年居全國首位。
報告顯示,廣東區域海洋經濟發展特色鮮明。珠三角核心區海洋經濟發展能級持續提升,高端裝備制造業、現代海洋服務業優勢不斷凸顯,世界級港口群加快建設。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初現成效。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產業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湛江巴斯夫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海上風電、海洋油氣化工、濱海旅游等產業穩步壯大,產業鏈條不斷延伸。
主要海洋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保障能源、食品和水資源安全的海洋產業穩健發展。海上風電發展迅速,全年海上風電新增投資超700億元,新增海上風電接入總量占全國近三分之一。海洋油氣業、海水利用業、海洋化工業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43.1%、22.9%、14.4%。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大,海水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列。海洋優勢產業繼續做大做強。
此外,隨著世界航運市場逐步回暖,全省新承接船舶訂單量、海工裝備訂單量大幅增長。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工程建筑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長。濱海旅游業實現恢復性增長。海洋新興產業加快培育,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電子信息業增勢良好,研發力度不斷加大。
截至2021年底,廣東全省建有覆蓋海洋生物技術、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環境等領域的省級以上涉海平臺超145個。全省涉海單位專利授權總數為3.39萬件。在海洋電子信息、海上風電、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等領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獲評2021年度國家海洋科學技術獎項13項、省科學技術獎項15項。
2021年,廣東全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達2.04萬億元,同比增長16.3%。截至2021年全省共開通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362條,締結友好港口90對。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