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遠大空調總裁張躍:“綠商人”的低碳建筑夢 |
(時間:2010-12-13 9:14:36) |
新聞事件:在昨天落幕的墨西哥坎昆國際氣候峰會上,由遠大集團承建的節能建筑----“中國館”備受各界稱贊。這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一座由締約國命名的室外主題建筑。該集團總裁張躍作為中國民營企業代表,在國際氣候峰會上的活躍表現亦受到海外媒體關注,《紐約時報》發表題為“中國企業家專注綠色建筑”的文章,稱張躍是中國對環境問題最坦率直言的企業家。 事件主角:遠大空調有限公司總裁張躍 入選理由:中央“十二五”規劃中,低碳經濟發展被明確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地方紛紛開始出臺“低碳規劃”。在席卷中國的低碳發展大潮中,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從中嗅到了綠色商機,并開始積極參與其中,遠大集團正是其中之一。其總裁張躍把社會責任納入遠大未來的戰略和商業發展的模式中,亦令遠大向“可持續建筑”的轉型之路走得從容堅定。 坎昆峰會上的“中國館” 在墨西哥坎昆氣候變化大會的行車路線圖上,一直有一個標有“中國館”的地方。當地時間12月8日,這棟占地面積1000平米的兩層樓房終于揭開面紗。這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一座由締約國命名的室外主題建筑。 “中國館”的承建方,正是遠大集團。為了向各國代表展示他們的成果,他們將建樓所需的組件運到了坎昆,并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組裝完畢。當天,作為遠大總裁的張躍掩飾不住心中的自豪,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中國館”的來由和理念。“這個館主要傳達了三個信息:第一,建筑領域節能減排空間非常大;第二,低碳城市就是縮短居住和辦公地點之間的距離;第三,可以用較低排放獲得較好生活質量的方式。” 因此,這項工程得到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拉金德拉?帕喬里的支持和稱贊。帕喬里認為,“這是一種不錯的方式,能夠讓全世界都注意到,我們需要高效節能的建筑。” 事實上,類似“中國館”的“可持續建筑”早已被張躍展示過多次了:2009年8月,由遠大設計建造的全球首座全鋼結構可持續建筑在長沙驚艷亮相;2010年3月,上海世博會最晚開工建設的遠大館,6層高樓在一天之內完工,建設過程就像搭積木。 今年6月,遠大再次顛覆“可持續建筑不能建高層”的斷言,在136小時內搭建并裝修完成了一棟地上15層、地下1層,耐抗年限大于50年、抗震設防烈度9度的“整體賓館”。據悉,這座建筑的外墻有100毫米以上保溫層,節能80%左右,且比傳統混凝土建筑壽命更長。 中國“可持續建筑”之父? 但凡體驗過可持續建筑的人大都深信不疑,作為節能建筑領域“闖入者”的遠大極有可能搶了房地產開發商們的飯碗。這個瘦小的湖南人可能改寫房地產行業的歷史,雖然萬科是最早開始進行節能住宅產業化試驗的。 在張躍看來,“房地產是一個離散行業,由多個復雜環節構成,并不具備核心技術。每棟建筑都是由設計師畫圖、施工隊伍再將其轉化為施工圖,然后是施工隊進行建設,每個階段都是獨立割裂的。”他指出,在遠大的字典里,“可持續建筑”則是一個系統工程,包含了從建造到廢棄全生命周期的能耗、污染和社區規劃等因素,及更多的人文關懷。 “可持續建筑”的主張得到了中國房地產界主流人士的認同。2005年年初,遠大作為惟一的房地產行業以外的企業加入到“中國城市房地產發展策略聯盟”。房地產開發商說“居住改變中國”,張躍則說,“遠大要改變建筑”。 其實,他的“節能思想”在2008年參觀過德國弗萊堡之后已經發生了革命性轉變。那是一座綠色城市,一座號稱擁有最節能房屋的城市。弗萊堡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建筑帶給張躍強烈的震撼。一直在尋找轉型之路的張躍,就像發現了一座光明之門,開始了其可持續建筑的探索之旅。 “目前,建筑耗能已經占總耗能的40%,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最終達到50%,而中國建筑(3.48,0.00,0.00%)能耗是外國建筑的三倍。”張躍說,“我們一直在提‘節能’,但這絕不是簡單地說尋找新能源,而是從每個環節尤其從建筑環節上提高能效。” 有人將可持續建筑視為遠大突破產值瓶頸的切入口,也有人將其視為張躍追逐更高名利的跳板,而張躍則平淡地表示,“節能遠比企業利潤重要,這完全是出于一種社會責任、社會利益的考量,是一種高于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的境界。” 也許正是因為那些足以讓許多開發商感到“被搶了生意”的可持續建筑,張躍收到了聯合國環境署給張躍發來的邀請函,請他以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建筑及建造促進會副主席”的名義,成為哥本哈根氣候談判“主談會”的成員。 此外,受聯合國環境署委托,張躍還親自操刀起草了一份《全球建筑節能準則》。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事件,委托以中央空調為主產項目的企業來做這項工作,充滿了對張躍智慧的認可。 這個準則實施的可能性有多大,張躍表現得很樂觀。“我和國家有關部委的領導溝通過,他們很感興趣。我相信這個準則完全能夠在中國實施。”張躍說,“到那時,你們會在更多地方看到由我們設計改造的、真正意義上的節能建筑。” 從空調到可持續建筑,張躍一貫認真堅守著自己的“低碳邏輯”--空調要做非電的,建筑要做節能的。然而,若想實現名副其實的“低碳”夢想,對張躍而言,更為重要的是打造足以支撐夢想的實體低碳產業,推出有市場競爭力的低碳產品。 縱觀遠大眼下的產品線,非電空調還是唯一的主力,但市場份額堪憂;去年重點推出的空氣凈化機,依然不溫不火;被張躍寄予厚望的可持續建筑,看起來是個一攬子解決問題的大產業。問題是,它能被市場接受嗎? 想被市場認可,首先要“推銷”。推銷“低碳”理念,張躍想走一條自上而下的推廣路線。2009年6月,在溫家寶總理視察湖南期間,張躍向總理遞交了一份報告,以遠大自身經驗力陳當前建筑節能之必要性。“要想讓全國民眾住上冬暖夏涼的房屋,不可能依賴有限的能源,唯一的出路是采取建筑節能措施。”在信中,張躍列舉了大力開展建筑節能的諸多好處。 在此前一檔談話節目中,官方背景的中國著名經濟學家龍永圖亦曾盛贊張躍:“張總這個人我認識那么多年,他有點像傳教士,他如果有一個理念,非要想讓你能夠接受這樣的理念;他有一個好的東西,一定要讓他的朋友分享。” 為“傳播”理念,張躍經常活躍在各種國際國內的重要會議場合。從哥本哈根到坎昆,張躍以“低碳建筑”開拓者的身份不停奔走,言傳身教,樂此不疲。 事實上,張躍直言不諱的性格讓他的低碳理念推廣更加成功。在今年香港舉行的一次碳金融會議上,當中國的一位副部長和香港環保署署長神情激昂地講述著他們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努力時,張躍突然打斷了其口若懸河的演講,以一種尖銳的語調提出了異議。在中國,很少有企業家會用這種口氣和政府官員講話。 “無論哪一領域,都有相關立法,不過我覺得能源消耗方面的立法并不完善,”他說道,“我們需要更多能源方面的法律。”為此,張躍還提出了建筑節能政策法規的六點建議。 眾所皆知,為了避免招致官方的敵意或引來稅務調查方面的麻煩,中國內地的企業家一貫極其低調,很少在公眾場合發表評論。然而,張躍卻一直堅稱自己致力于推行環保運動的心情非常誠懇,而且和其企業利益關系并不大。或許,同其他中國企業相比,遠大享受了更多的政策保護。 上市:違背承諾只為環保 上個世紀90年代末,張躍曾作為中國最成功的企業家之一頻繁出現在媒體上。1992年到1997年,他和弟弟張劍成功把握住了中國市場化帶來的機會,通過自己的發明的“非電空調”積累了數額巨大的財富,一度創造了中國企業增長的奇跡。 1999年他成為第一批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的中國人;同年在上海舉辦《財富》論壇時,他駕駛自己的美國“塞斯那”私人公務機出現在會場上空,令世界500強巨頭們驚嘆不已。 但是,此后遠大的增長速度神秘減速,銷售額一直沒有上升,他在富豪排行榜的位置也一年比一年靠后。張躍說,財富和規模并不是他要追求的目的。他表示,從1996年開始,他腦子里想得最多的就已不再是經濟效益,而更多思考的是做企業的意義。他十分信奉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尤努斯的一句話:世界上有兩種企業,一種企業是利潤最大化;另外一種企業是社會目標最大化。張躍認為,“真正的企業家應在經商過程中,在保證自己不虧本的情況下能盡可能多地幫助別人,可能最后的結果也會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在張躍成功“推銷”了低碳建筑理念之后,新的問題接踵而來:建筑是一個歷經數千年的行業,遠大可持續建筑作為一個試圖顛覆這個行業的后來者,在標準制定、稅收政策、產業監管等方面都將面臨種種挑戰。張躍是否做好了改變的準備? 張躍曾向外界透露,今年計劃為“可持續建筑”募集130億元資金,包括30億的啟動資金,100億支持加盟商的授信資金,并且明年這個數目還將翻兩番。問題是,這筆資金從何而來? 張躍拉來了湖南老鄉、原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胡祖六進入董事會,試圖以他在金融圈內的經驗和能量,促使遠大快速做大。他還拉來了莫平,一位曾負笈哈佛、原貝聿銘麾下的建筑設計精英加盟。“我們三劍客,胡祖六負責搞資本,我負責技術,莫平負責搞建筑藝術,這是完美的組合。”張躍對此顯示出極高的期待。 上市將為遠大的發展提供無限可能,現在唯一需要冷靜思考的是:對于接下來出現在資本市場上的這家超大公司,張躍將會用什么樣的方式駕馭它? 對于上市的話題,張躍本人并不愿過多涉及。但面對媒體公眾的疑問,張躍會巧妙地解釋,“長期以來我求穩,不愿意搞爆炸式發展,不愿意調動金融工具發展,這次下大決心,并不是急于發財。而是我覺得不能等了,推遲一天,地球上未來就會多排放2億噸二氧化碳。總之一句話,一個經濟奇跡就要發生,各位拭目以待。” 獲評“中國CEO楷模” 10月31日,張躍在2010第四屆中國CEO高峰論壇上獲評“中國CEO楷模”。組委會給出了如下獲獎理由:“他和他的企業,恪守‘不污染環境、不剽竊技術、不蒙騙客戶、不惡性競爭、不搞三角債、不偷稅、不行賄,沒有昧良心行為’的‘七不一沒’有準則,把道德看得比生存更首要,把責任看得比發展更首要,把環保看得比贏利更首要,把節能看得比銷售更首要。” 這些特質在今天這個人際關系淡薄、經濟生態失衡、金錢影響萬物的時代中令張躍成為“異類”。盡管也有很多人將其看成“做秀”,但張躍卻很快樂。 “如果一個企業完全簡單地以規模、收益或者是以利潤為企業的宗旨、追求,最后的結果就是對誰都不好。企業如果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追求的話,肯定要去做壞事,會用一些惡性的方法去控制成本,就可能導致假冒偽劣,甚至導致更為嚴重的問題。”張躍說。 他認為,人類社會正在向所謂的工業化經濟強國看齊,這是有問題的。因為人類目前創造財富的能力已經超級強盛了,必須通過理性來對這種能力加以節制。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問題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現在關注的焦點仍然是“發展”,這是所有問題的源頭。張躍說,“我覺得這非常危險”。 在他看來,“我們應該從環境角度、個人健康角度,換一種新的思考方式、新的發展觀、新的生活態度。” 張躍:遠大帝國的專制領袖 1960年生于長沙,1980年美術專業大專畢業,從事教育和圖書館工作多年,1988年創辦遠大,現任遠大空調有限公司總裁。 張躍自幼熱衷美術和文學創作,創業后他把與生俱來的創作激情傾注于專業,先后發明了上百項專利:1989年發明了無壓鍋爐、1992年發明直燃機(非電空調),1999年發明了冷熱電聯產系統,2005年發明了靜電除塵空調室內機、2009年發明了工廠化可持續建筑。其每項發明都給所處的行業帶來了變革,使遠大成為行業技術領袖。張躍是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建筑促進會副主席,多年來潛心研究建筑節能技術,2009年他為聯合國環境署起草了《建筑節能準則》,提出了一套有指標、有措施、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的建筑節能標準。 在遠大,張躍事必躬親,親自設計這個國度的外部生存策略,還制定這個國度的生存法則。在遠大,有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連員工每日刷牙兩次都有明確規定。 他提供給所有員工免費的一日三餐,廠區里所有的商店都是自取購物,自動按價格刷卡,這涉及到誠信的道德品質,一旦發現有人違背這一原則,立即開除。 遠大堅決不允許兼職,認為這是道德缺席的象征,只要發現員工兼職,立即開除。員工不論是什么原因,離開了遠大,就永遠不能再回來了。新來的人不論級別有多高,工作崗位、工作地點都沒有選擇的余地。遠大不允許任何同行業的人才跳槽到遠大,同時也不允許遠大的員工跳槽以后進入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工作。 遠大對員工的私生活也一直進行干預。它的員工不能談戀愛,而員工離婚也一定要經過公司的同意;如果一意孤行,遠大只能請員工離開。張躍強調員工的絕對服從。在這個“企業城邦”里,張躍制定規則,沒有人可以對他說不。張躍的專制來源于其個性中的苛求完美和偏執。國學大師南懷謹曾說,“張躍是個商人,更是個藝術家”。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