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變頻空調業步入雙頻時代 |
(時間:2010-5-17 9:59:59) |
美的、海信、海爾等龍頭企業受益最大 “當前,不少空調企業都很迷茫。6月1日以后市場到底會怎么樣,變頻空調做還是不做,高能效定頻又要怎么賣,都是一個個未知數”,空調業深資人士沈建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國內空調市場將出現定變雙頻爭霸的市場格局,同一家企業將面臨不同產品線的博弈,不同的企業還將圍繞雙頻市場展開布局和博弈。” 6月起,隨著高能效定頻補貼直降70%,定頻空調的結構性漲價已不可避免。同時,隨著變頻空調相繼獲得“家電下鄉”、“以舊換新”政策支持,并被納入“節能惠民”政策的候補行列,所有目光都指向了變頻市場,也拉開了美的、海信、海爾、奧克斯等企業在變頻上的博弈序幕。 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白電分析師施萍說,從2008年9月份開始至今,國內變頻空調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市場占比增長迅速,二是品牌格局高度集中,三是發展空間全面看漲。 坐著火箭上漲的變頻 來自中怡康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9月以前,變頻空調的市場份額僅有7%。但到了2009年,變頻空調的市場占比達到了16%。截至2010年3月,變頻空調份額達到了27%,短短1年多,變頻在國內空調市場的占比上漲了20%。對此,施萍認為,這主要是得益于美的、格力、海爾等大企業的全面參與和推動。 據了解注意到,從2008年9月,美的率先打響進軍變頻空調市場第一槍,隨后便吸引了包括格力、海爾、奧克斯等一大批主流企業的參與,變頻空調在國內市場上將呈現出“跳躍式上漲”的趨勢。 在此前的10多年內,變頻空調在國內市場的占比一直在5%—9%之間波動,遭遇了“成長的煩惱”,市場銷售停滯不前。近兩年,隨著美的為代表的領軍企業,通過大品牌、大規模化的市場動作,以技術創新加服務創新的手段,成為變頻市場的“功臣”。施萍也認為,美的等大企業,通過品牌影響力、成熟的市場營銷網絡,對市場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對于近兩年變頻空調的市場發展,沈建稱其為“坐著火箭往上沖”,市場前景不可估量,未來不排除會取代定頻,成為主流。不過,施萍對于變頻空調的未來趨勢預測則顯得頗為謹慎,她認為由于當前市場受到政策的影響面較大,特別是國家的一系列刺激政策以及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均是以前所不存在的。 中怡康預測,以今年國內空調市場總銷量3500萬臺計算,變頻空調的市場銷量將會突破900萬臺。 變頻市場繼續上演強者恒強 6月1日之后,變頻空調與定頻空調之間的價格差將會進一步減小。施萍介紹,目前在一匹、一匹半、二匹等市場主流機型上,變頻與定頻之間的價格差在30%左右。像市場主銷的一匹半高能效定頻空調均價在2500元,但相同匹數的變頻空調均價則在3500元。而記者在國美電器的一些賣場看到,美的、海信、奧克斯等企業的一匹半變頻機的售價已低于3000元。 此次,國家對于高能效定頻空調補貼政策調整,補貼金額直降70%。 有空調企業人士私下透露,此舉將會直接令高能效定頻價格上漲20%以上。施萍認為,這在縮減變頻與定頻之間價格差同時,會加速變頻空調的普及。 在變頻空調市場份額快速提升的同時,各個品牌企業之間的市場格局也在發生著重大變化。中怡康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以前,海信還占據著變頻市場40%的份額,并一度高達60%,大金的市場份額則達到了17%。但到了2009年,美的異軍突起以24%的占比位居第一,海信、格力、海爾分別以21%、17%、12.3%分居2—4位,大金的市場占比則下滑至7%。截至今年3月份,國內變頻市場格局再度生變,美的市場占比達到了28%,而海爾也增加至17%,但大金、三菱電機、日立等外資企業的份額繼續下滑。 施萍認為,從變頻市場份額的變化可以看到,大企業無論是在定頻,還是變頻上,大品牌依靠大規模市場運作確立的競爭優勢將會得到鞏固,大品牌的高度集中化趨勢將會在變頻領域繼續上演。不過,這也給中小企業未來依靠變頻拐點尋找更大生存空間帶來難度。 對于未來志高、格蘭仕等企業如何參與變頻市場的競爭,志高集團公關部部長黃通華則認為,企業已經在產品技術上進行了儲備,未來變頻市場也不會出現寡頭壟斷,行業前六強企業在變頻市場上均有機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