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日資空調品牌大金:擴張計劃提速 |
(時間:2010-4-13 14:11:55) |
在日本家電行業式微的趨勢下,中國家電產品在國內市場全面領先也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繼微波爐和影碟機之后,空調成為第三個“上榜品牌”。最新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在國內銷售的空調品牌前二十強中,國產品牌竟然占據了十九席。 當然也有日本企業不服的,那就是二十強中惟一的日資品牌——大金。日前,大金工業會長井上禮之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0年度大金空調中國市場經銷門店計劃在去年的2400家基礎上,擴容6成左右,提升到4000家;銷量臺數則計劃由2009年的近30萬臺提升到50萬臺以上,這個宏偉的目標被大金稱為“4050計劃”。 大金這么說是有底氣的,因為大金一直掌握著變頻空調的核心技術,這讓國內空調老大格力也不得不有求于它,放下身段與大金簽署了一攬子合作協議。受中國空調市場節能化趨勢變革以及高能效空調補貼政策的拉動,2009年大金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首次突破1000億日元(約合76億元人民幣)。井上禮之甚至表示:“只要增加人馬,銷售額馬上增加。”另外讓井上禮之感到高興的是,大金剛剛成為首批中標家電下鄉的外資空調企業之一,雖然只有兩款產品,但這仍然意味著大金有機會占據更大的市場。 事實上,大金這種“看起來很美”的提速計劃并不經得起推敲。雖然2009年大金空調在中國市場取得巨大突破,但算下來只有不到30萬臺,這個數字和格力、美的兩家千萬級巨頭根本無法相比,大金想從它們嘴里“奪食”絕非易事。 了解中國家電市場的人都知道,在中國的空調市場渠道上,基本形成了專業空調經銷商、家電大連鎖賣場、綜合電器終端、廠家自建的專營店等終端。外資品牌則為了在渠道上操作方便,便于管理,往往只選擇單一的家電大連鎖賣場,這必然會流失相當一部分消費者。何況大金目前市場主要集中在京、滬、穗及周邊區域,要想拓展內陸市場已經非常困難,更不要說下沉到家電下鄉的主戰場——三四級市場。大金忽然發現,自己拿的這張“下鄉車票”似乎并沒有什么效果,甚至有白拿的嫌疑。 當然也不是山窮水盡,大金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自己在國內的合作伙伴格力開放自己的渠道,畢竟格力是國內空調行業的霸主,而且雙方在OEM,擴展到模具開發、空調壓縮機等多個領域及資本業務合作層面已經有了廣泛而愉快的合作。不過,這種假設只是一種幻想,翻開大金和格力的合作備忘錄,從頭看到尾,里面并沒有關于渠道合作的半點內容。也許是當初大金并不需要這種合作,也許是格力當初未雨綢繆,已經想到了日后會有此節,總之大金只能自力更生,沒法接受外援了。 但是自力更生的難度也非常大,大金如果放手一搏,加速開發經銷商網絡拓展,按照行業經驗,沒有高返點、高授信這些“優厚”的條件是沒辦法“招安”那些經銷商的。而且可怕的是,如果這樣做了,經銷商互相殺價的可能性極有可能出現。這就很可能導致大金捍衛多年的高端品牌形象轟然倒地。 一直以來,大金代表著日本質量的良好形象,只不過在豐田“召回門”的影響下,大金也不一定能獨善其身,何況剛剛曝光的大金空調召回維修虛假記錄門事件已經引起眾多消費者的不滿。“油門踏板”和“剎車踏板”已都有隱患,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金的這次提速實在有些危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