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業呼吁建立節能長效機制 因補貼額度高于“家電下鄉”空調產品的補貼額度,去年6月才實施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到去年底卻銷售了420萬臺一、二級高效節能空調,而去年全年,“家電下鄉”銷售的三級能效以上的空調產品僅有301.16萬臺。 不過這一局面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發生改變。 “原來有消息說惠民工程在3月1日就要調整,現在可能會推遲到6月1日才調整。”美的電器一位中層說。志高控股一位中層也指出,“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補貼調低,肯定會影響到空調企業的銷售。目前空調廠家得到消息是,調整后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補貼方案是:一級能效空調產品最多補貼150元,二級能效空調不補貼。 沖突 去年,兩家企業在“惠民工程”中受益良多。志高控股提供的資料顯示,去年志高“節能惠民”空調銷量累計達到90.8萬臺,市場占有率高達21.6%;而格力電器(000651,股吧)的空調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批“惠民工程”中,以779個中標型號成為該工程里中標空調數量最多的企業。 節能惠民工程對一、二級高效節能空調每臺補貼的額度在300元~850元,而家電下鄉的財政補貼為下鄉產品成交價的13%,入圍空調產品僅是三級能效以上,大部分產品價格在1800元~2500元左右,意味著補貼額度在230元~320元之間,購買者必須有農村戶口。 “惠民工程在實施過程中的確與家電下鄉政策形成了沖突,空調產品銷量數字的差別就是最好的明證。”美的電器一位中層透露,無論是家電下鄉還是節能惠民工程的補貼,都是由國家財政出錢。但市場的真實反饋就是,家電下鄉的三級能效空調實際銷售價格比節能惠民工程的一級能效空調價格還要貴。 調整前奏 3月3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新的《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強制性國家標準,6月1日開始實施。與舊能效標準的5個等級制不同,新能效標準縮減至3個等級。其中1級表示能效最高;2級表示節能評價值,即評價空調產品是否節能的最低要求;3級表示能效限定值,即標準實施以后產品達到市場準入的門檻。 而能效標準的調整也被業界視為“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政策調整的前奏。因為新能效標準實施后,現行的2級能效空調將變為3級能效,從而失去補貼資格;現在的1級能效空調的補貼力度也將大大縮小。 “變頻空調的市場份額今年將大幅提高。”廣州美的空調銷售公司總經理楊軍表示,變頻空調一直未進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今年入圍“家電下鄉”,隨著定頻空調1級能效和2級能效補貼力度縮水,兩者之間的價差縮小,自然消費者會轉向變頻空調。 日前,蘇寧電器(002024,股吧)和國美電器發布的空調市場分析報告均指出,今年將進入變頻空調普及年。蘇寧預計,變頻空調份額將達到30%。 “惠民工程的空調產品價格比家電下鄉更便宜,自然更好賣。”正在北京出席兩會的志高控股董事長、總裁李興浩與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不約而同地提交了建立節能惠民工程長效機制的建議。 兩人的提案所不同的是,李興浩建議對高于國家一級能效標準以上的產品(如空調類產品3.4以上)進行特殊補貼,能效比越高,補貼額度應越大,以鼓勵和扶持行業、企業加大對節能降耗技術的投入。而董明珠則認為,短時期的財政補貼無法支撐節能惠民工程的長期運行,應取消財政補貼,通過稅收的調節和驅動作用為節能惠民長效機制護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