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在全國 “兩會”上,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志高空調董事長李興浩等家電業代表不約而同地表示:積極響應國家節能降耗的號召,大力研發、生產節能產品。
企業呼吁政策支持
家電企業要生產節能產品,就必須要對原材料進行全面更新,因而面對著非常沉重的成本壓力。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認為,要提高家電節能水平,政府可以實施積極的財政補貼,從上游廠家和下游的銷售環節同時入手,刺激節能家電的發展。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提出了《關于升級彩電產業節能標準的建議》,要把平板電視的節能標準作為家電市場一種指導性或者強制性的規定。據了解,發達國家正在逐步提高對家電產品的節能環保要求,如此一來,勢必影響中國電器產品的出口。因此,中國家電市場必須盡快推廣普及綠色家電,才能與國際接軌。
志高空調董事長李興浩對國內空調市場“重節電、輕環保”現象表示擔憂:“在海外熱銷的環保制冷劑空調產品,在國內的銷售卻不樂觀,原因很簡單,環保型空調的價格要比普通空調貴幾百元錢。希望政府能從政策上給予支持,號召政府部門帶頭使用這種空調。”
但現狀卻是:企業自己出錢進行節能技術創新,并非政府補貼,節能、環保政策一旦出臺、實施,將會引發企業生產成本的增加。與此同時,市場、消費者對節能產品的消費意識還很薄弱,短期內是無法找到轉化成本的途徑的,因此,種種壓力都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來協助推廣節能。
節能技術需要創新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提案中強調,節能降耗還要靠技術創新,企業應該主動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培育起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否則,隨著國家及國際相關標準的提高,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所背負的法律風險和產品的各種貿易壁壘將越來越沉重,根本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表示,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有話語權。眾所周知,家電行業所謂的合資就是買外來的技術,但是別人賣給你的技術永遠是他不想要的技術。就像大家都在倡導的節能變頻空調,目前為止中國企業生產的是30赫茲,并不是真正高效節能環保的15赫茲。因此她呼吁,中國空調企業應該在相關技術上進一步創新。
以目前市場上熱銷的產品技術來看,空調因采用了直流變頻技術而更省電、更高效;冰箱節能技術主要有高效壓縮機技術和變頻技術;還有更節水的滾筒式洗衣機……這些本著節能技術開發出來的產品,無一不成為現在乃至將來的主流。
對此,家電專家陸刃波也認為,家電企業必須在節能技術上加大投入,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才能生產出更加先進更加節能的產品。
[相關鏈接]
建議國家補貼節能熱水器
政協委員、致公黨北京市委專職副主委謝朝華向“兩會”遞交提案,建議國家制定節能補貼政策,推廣節能熱水器,引起了企業界的廣泛關注。謝朝華建議國家從貸款、稅收和消費三個方面著手,鼓勵和推廣節能熱水器。他提議給予購買節能熱水器的用戶定額200元消費補貼,讓節能熱水器價格降下來,讓人們買得起、用得上。
對此萬家樂燃氣具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少言認為,如果國家對節能熱水器進行消費補貼,可以鼓勵企業的節能開發導向,使企業加大這方面的投入。
相關鏈接
“兩會”上的家電企業家聲音
海信董事長周厚健:
盡快啟動《工業振興法》立法
2月底,國家已經審議通過了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這將有助于我國工業進一步做強做大。為了快速、高效地落實有關振興規劃,需要盡快進行相關立法,通過法律法規來保障這一國家戰略又快又好得以實施。
我國的產業振興規劃,首先要選擇好重點項目和卓越的企業,重點扶持在關鍵技術上創新和突破的項目,并支持真正擁有核心技術研發能力的、有項目承擔能力的企業通過支持企業對一些關鍵技術的突破來優化產業機構,進而帶動產業鏈的整體健康良性運行。
志高董事長李興浩:
海外投放廣告政府補貼一半
目前中國家電產業出口多以OEM(貼牌生產)為主,而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比例不到20%,這與中國的世界生產大國地位嚴重不符。
如果政府能夠增加中國企業在海外建設自主品牌的政策扶持,如政府可以對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投放廣告資源進行扶持,由企業和政府各承擔50%,并將最高補貼限額控制在自主品牌出口總額的2%以內,幫助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建立自主品牌,逐步讓中國品牌融入當地市場。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
家電下鄉彩電限價
升至2500-3000元
關于“家電下鄉”的五點建議,其中適當提高家電下鄉彩電的限價,建議從目前2000元提高到2500元至3000元。
李東生指出,在試點的不少地方,購買“家電下鄉”產品都是中老年人居多。過去半年,由于液晶電視價格的下調,已經到了農村消費者可接受的程度,液晶電視在農村市場的銷量也增長飛快。農村居民也有追求時尚的心理,按目前2000元的限價,液晶電視最多只能是22英寸,國家提高“家電下鄉”彩電的限價,會對液晶電視在農村銷量的提高有更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