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劉大任:空調國內市場預測及智能化趨勢 |
(時間:2015-10-13 9:31:36) |
在2015中國暖通空調產業發展年會上,奧維云網空調環境事業部總經理劉大任通過對空調終端數據的研究,解讀了對空調國內市場預測及智能化趨勢。 劉大任說:奧維云網更偏重于零售端數據分析和研究,但是我們所判斷的趨勢和整體結構基本上是和產業在線一致的。今天演講的第一部分是看看我們整個行業剛剛結束的這一年發生了哪些事情,第二部分是關于2016年的趨勢和未來智能化發展的主題。 行業發展的新常態 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常態:規模趨穩,從2014年急速沖量到2015年平穩發展不會有太大的量。我們在慢慢消化很多政策透支的市場。第二點,價格戰將持續,明爭轉暗斗。在高庫存的壓力下,價格戰會在未來一到兩年的時間持續。我們也走訪了很多企業,看到整個行業都面臨著這個壓力。明爭轉暗斗是指加量不加價,可能未必把價格降得很低。第三點,線上渠道迅速崛起,由增量渠道變內耗渠道,藍海變紅海。如果我們不去做,就會覺得線上丟了可惜。第四點是結構升級,注重外觀。我們空調來說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在核心技術方面,讓消費者感受到的技術方面已經有一個較大的突破,外觀成為企業追求的新亮點。例如彩色變頻機,現在的發展趨勢非常明確,從小尺寸到大尺寸,還有智能化技術的發展。總之,空調目前還沒有摸索出一條走出困境的發展道路。 空調行業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行業,氣侯對整個行業的影響非常顯著,當氣溫相對比較高的時候,整個行業的銷售量是比較好的,今年來說,無論是在氣侯還是環境的因素下,整個行業的銷售這一段時間相比較2014年在銷售量同比下滑將近兩個百分點,銷售額同比下降9個百分點。2015年我們按冷年算市場規模是到4336萬臺,銷售規模是1480億元,同比下滑2.3%。雖然整體下降,但是線上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長,銷量的增長是46%,銷售額是31%。這意味著什么?在線上領域,價格戰打的更為徹底。 奧維云網的數據是按周度進行比較,全年按均價走,整個行業的均價下探很明顯,從整體的4200元到3600元,大概有600元的下降。在整個促銷節點上,空調行業正在逐漸擺脫靠旺季那幾個月占絕對份額的銷售模式,而是在淡季的促銷上來做一些減流和分流的措施。 空調的傳統的銷售模式也在發生變化,以前是靠壓貨的銷售模式,從幾個角度可以來看,第一,各個企業的產能基本上是處于過剩的狀態,完全可以滿足集中生產的要求。第二,從物流上來說,很多企業在各地建立分倉,通過這樣的銷售模式來說也減少了應壓貨的壓力。把這些壓力都留在企業自身上。所以這也是發生一個細節的變化。第三,目前來說經銷商選擇更多一些,對品牌的忠誠度比較降低,好多經銷商的資金在金融市場上被套住。所以綜合很多的因素,導致今年開盤大家都看到的情況,整個冷年大家看到的情況。 雖然2015年冷年市場上價格戰異常的激烈,但是并沒有阻止各個企業結構上的調整,也可以很欣喜的看到變頻空調的滲透率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較高份額的增長,實現了5%的增長,整體滲透率達到了3.1%。 再看一下能效等級,從空調行業來說,今年在一級和二級上的投放產品,核心品牌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這上面投入很大,雖然價格戰比較激烈的2015年,能效的份額變化也是比較明顯。2015年整個空調行業有兩個關鍵詞,無論在各個企業發布會上,還是企業做的市場宣傳活動中,有兩個關鍵詞非常的顯著,第一個關鍵詞就是整個空調行業的智能化。我們通過這樣的數據可以看到,相比較2014年而言,我們空調的智能化這個市場的滲透率有了1.3個百分點的提升,每賣十臺空調就有一臺是智能化,另外一個跟環境息息相關的就是我們去PM2.5。 電商空調行業來說,開始的發展很困難,因為需要安裝,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尤其在最近三年的發展,空調在線上銷售的份額非常好,穩步提升今年整個市場上的銷量從2014年的334萬臺上升到489萬臺。這樣一個營銷量的遞增,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企業在線上都有不同的策略。起初海爾一直位居空調行業的O2O的地位,2013到2014年,美的和格力開始進入電商,這幾大品牌快速的搶占了市場份額。在2015年之后,大家都做了很多的調整,起先的時候,大家認為線上有幾個好處:可以把積壓的產品進行很快的分銷,同時又助于擴展相對的渠道。現在的線上和線下有明顯的競爭,各企業在陸續調整線上的銷售比例,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競爭策略。 2016年的趨勢和未來智能化發展 未來的趨勢可以看到,消費群體在發生很大的變化,80后、90后、00后,逐漸成為線上消費的主體,這三個年齡階段的群體在整體消費群體里占了已經超過30%。他們的一些想法一些理念已經成為尤其是線上消費的主流,他們注重購物體驗和娛樂精神,注重產品的附加價值,在這些方面深深地打上了互聯網“原住民”的烙印。我們把所有的線上購買空調的消費者進行了分析,匯集起來,發現線上的消費者最關注三個詞,第一個詞是外觀,第二個詞是體驗,第三個詞是功能。 在整個2015年,我們還是看到一些亮點,比如在藝術化的外觀上做了很多的布局;在節能和噪音上做的更好,給消費者很好的體驗;凈化功能的普及加快,給企業帶來良好的利潤空間。2015年雖然均價從年初的11000元下跳到7500元,但是依然給很多空調企業帶來比較好的利潤。 2016年冷年,空調在變頻和去除PM2.5和智能化是比較關鍵的幾個詞。我們推算到2015年7月底的庫存量是4600萬套。所以未來庫存的壓力是持續的,通過目前來看,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有太大的改善。因此,在2017年之前,我們認為價格戰會持續深化的,經過價格戰的打壓,整個變頻空調的利潤空間已經非常薄了,但是依然有一定的空間,可以形成市場的操作。所以我們預判在2016冷年的時候,價格戰會打的異常激烈。 雖然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農村市場仍然有較大的空間可以釋放,但是,目前城鎮化的速度,也遇到了發展周期。如果三四級市場乏力的話,僅靠一二級市場更新換代,空調內需市場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我們認為2016年冷年銷量不會降下來,基本和2015年持平。但是銷售額大概會有將近4個點的下探。 智能化。在整個家電行業,水平最高的是電視機,第二個就是空調。消費者對空調智能化的需求來說也是相對的比較簡單,可以通過遠程操作實現許多功能,很多空調企業把云計算功能作為發展方向。目前智能空調國家的標準尚不明確,這一塊也是需要行業未來需要努力的。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