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各地開展地源熱泵整治工作 |
(時間:2014-10-16 9:21:52) |
自地源熱泵走進我國以來,市場產值從不足數十萬元增加到百億元,目前我國地源熱泵利用面積已經超過了3億平方米,居世界第二。近些年,在節能減排大勢驅動下,地源熱泵系統應用越來越多,特別是近兩年國家政策面支持也漸漸增多,地源熱泵發展如火如荼,但是這2年水地源熱泵市場經過市場爆發性的增長到市場下滑,2013年受各方環境、政策的影響,水地源熱泵市場繼2012年出現27%的下滑后,再次出現19%的下滑。除了市場的走淡,行業人士對于水地源的思考開始冷靜,中國的水地源熱泵市場,有過一段時間是爆炸式發展,這兩年已經趨于理性。 各地開展地源熱泵整治 近日,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在市政府在2014年年初制定的《張掖市地源熱泵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又制定下發了《甘州區集中整治和規范地源熱泵回水工作實施方案》,細化了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工業園區、濱河新區管委會所轄范圍內地源熱泵的監督管理職責。 甘肅張掖市甘州區委、區政府大力實施農村危舊房改造工程,著力推進新農村小康住宅建設工程。小康住宅樓的建設節約了大量的土地資源、提高了公共資源利用率、改善了農民居住條件,但隨著農村小康住宅建設呈突飛猛進之勢,隨之而來的地源熱泵管理失控、無序發展、監管缺失等原因造成的回水不暢、水資源浪費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甘州區共建地源熱泵158處,投入運行的138處,尚未建成運行的20處。甘州區地源熱泵整治規范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提出,整治工作結束后,將組織水務、建設、環保等部門,對全區已建成地源熱泵系統逐個進行核查驗收。 而這并不是行業內第一例整治地源熱泵系統的案例。早在前來年國內就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地源熱泵的發展需要更加科學、理性,針對地源熱泵已出現的很多問題,很多地區都開始進行整治。 2013年6月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為保護有限的“地下水”資源,通過《南京市地下水資源保護管理辦法》禁止在城市、集鎮等建筑物密集區直接取用地下水用于地源熱泵系統,直接從政策層面對地源熱泵的開發建設進行了相關規定。 而2010年黑龍江佳木斯市為了進一步加強地源熱泵的管理,環保局牽頭組織開展了全市地源熱泵整頓工作,主要針對部分地源熱泵的回水不能按要求回注于地下而排入城市地下水管網,造成地下水資源嚴重流失,同時使東區污水處理廠水處理量劇增的問題。 國內地源熱泵發展開始暴露問題 地源熱泵基本概念1912年由瑞士工程師提出,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我國于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規模應用,現在技術已日臻成熟。目前,地源熱泵系統按換熱方式主要分為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地表水地源熱泵系統和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三種方式。使用地源熱泵系統制冷或取暖已成為建設綠色低碳環保住宅的重要措施,地源熱泵系統使用和管理也由此成為熱點。 地源熱泵系統的優勢的確明顯,一方面運行節能性好,另一方面可替代化石能源減少排放,但能不能把地源熱泵系統做成節能系統,關鍵不僅在于地源熱泵本身的方案,還牽扯到設計、施工和運行的合理性以及與之匹配的系統及末端的適配性。 近幾年,地源熱泵得到了大量應用和迅猛發展,也暴露出不少嚴重甚至難以逆轉的問題,如有些地區經過長期使用,土壤溫度持續下降或上升,影響系統運行能效;有些系統引用地表水卻出現結冰現象,造成能效下降甚至干脆停機。 地源熱泵發展需要科學理性 應地制宜 很多行業的發展都講究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發展的策略和市場廣度是不同的,尤其是對地域要求很高的能源行業,水地源熱泵行業也不例外。因為氣候和一些相關的原因,在北方和南方使用的水地源熱泵機組也肯定有所差異,生產廠家完全可以根據不同地域的實際情況,做出更多的相應的配套生產。 以土壤源為例,眾所周知,土壤源熱泵系統適合夏熱冬冷地區應用,其建筑物冷熱負荷相對平衡,有利于巖土體吸排熱量平衡。嚴寒地區或者夏熱冬暖地區應用的效果就比較差,實際應用中容易出現不平衡的問題。在嚴寒地區,如東北等地,地下巖土原始溫度比較低,又以集中采暖為主,面積比較大的項目,很容易出現巖土溫度逐年下降,最終導致系統無法運行等問題。長江以南地區,主要以制冷為主,但由于南部地區地下水比較豐富,有利于巖土體的溫度恢復,在后期采取合理的運行策略,才能保證系統的有效運行。國外土壤源熱泵項目大多都是應用在低密度住宅等項目,比較大的項目土壤源熱泵大多是作為其他冷熱源的輔助系統。但在國內現在有很多項目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不論項目大小,沒經過成熟的方案論證就采用土壤源熱泵項目,十幾萬平米、甚至上百萬平米的項目都采用土壤源熱泵系統,最后系統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一個項目是否適合使用水地源熱泵產品,有關單位需要對項目所在地的相關水質、地質等條件進行分析和研究,在有關理論值的基礎上進行論證,才能最終看出項目是否適合使用。所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馬最良教授就指出,對于地源熱泵的推廣,我們一定要尊重科學、嚴格論證,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學、高效的系統應用方案。 另一方面,各地方上對于地源熱泵的推廣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目前國內市場,地方政府通過財政補貼等手段,給予使用地源地泵的企業和項目資金獎勵與補貼,成為地源熱泵產品走向市場的最大推動力,而在監管方面則存在很大漏洞。以天津為例,天津市國土房管局地熱處處長侯福志曾談到天津的地源熱泵行業發展時就提到目前天津還沒有形成對地源熱泵的市場監督機制, 在國家“十二五”政策支持下,2015年我國地熱供能總面積有望達到3.5億至4億平方米,更有專家預測地熱能開發利用市場總額將超過700億元人民幣,可見這一市場之巨大、前景之光明。在社會高速發展、而能源極力匱乏的當下,地熱能再開發利用的節能減排效果是毋庸質疑的,但是,對于節能技術的應用一定要本著客觀、科學的態度,只有根據不同的條件采用適宜的技術才能從本質上實現節能,才會省去環保的后顧之憂。 具體到地源熱泵節能,正如很多業內專家所言,在工程應用中不應該是為了爭取示范項目的榮譽,或是為了政策性資金補貼的實惠,而應該是實現節約能源,同時,在利用資源的同時我們更要做到資源的保護,這才是推廣它的真正意義。作為企業,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加強管理措施;政府部門要建立行政監管體系,促進地下水資源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只有多方合力,才能助推節能技術走向良性發展。希望聽到更多地方政府對于此技術應用的理智管理,也希望眾多在市場上推廣地源熱泵技術應用的業內企業,擔當必要的環保責任。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