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批量集采招標文件三大問題需破解 |
(時間:2014-7-15 10:05:39) |
隨著空調批量集中采購執行的深入,價格分占比過重導致超低價中標,政府采購業績成為限制新企業投標又一個門檻,質保時間以及質保主體是誰不確定等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本期推出空調批量集采現狀與問題專題(下),以饗讀者。 過度追求低價中標暗藏質量隱患 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國采中心”)、江蘇省省級行政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江蘇省級機關采購中心”)先后對空調實行批量集中采購。從國采中心、江蘇省級機關采購中心、福建省政府采購中心空調批量集中采購中標結果看,批量集中采購在價格控制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但與此同時,過度追求低價中標也引發了一些困惑和思考。 中標價遠低于市場價 以1.5p定速掛機為例,市場價格多在2800-3000元/臺,批量集中采購實際中標價格為1800-2000元/臺,中標價低于市場平均價。國采中心采購二處空調項目負責人陳嘉表示:“從國采中心執行批量集中采購的結果來看,價格不是略低而是遠低于市場價。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問題。” “中標價格僅是最高限價或預算價格的一半略高。”某省政府采購中心空調項目負責人透露:“批量集中采購低于市場價中標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批量集中采購過度關注價格,有可能導致那些質量差、報價低的企業中標。” “在實際投標過程中,一些企業為了中標,會不斷降價以達到中標的目的。”不少企業反映,報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能否中標,報價稍高很有可能失去當期批量集中采購的供貨資格。因此,為贏得供貨機會,企業在產品報價上可謂費盡心思。 企業可以控制投標報價的高低,但是采購中心和采購人產生了一個疑問:低價中標的供應商能否確保產品質量及服務質量? 犧牲質量和服務為代價 隨著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提高,產品生產成本水漲船高,面對預算有限的政府采購市場,企業想要壓低整機的生產成本和報價,就有可能是以犧牲產品的工藝和質量為代價。以1.5p空調銅管收費為例,根據不同的型號、材質,目前市場上銅管的價格為每米90-120元不等,質量好的銅管每米超過200元,而政府采購空調項目銅管價格最高限價為75元/米。某企業政府采購負責人坦言:“企業要想獲得供貨資格并能略有盈利,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價格較低的銅管進行安裝。” 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王瑛表示:“事實上,在空調批量集中采購項目中,價格高的產品并不占優勢,盡管該產品在同類產品中質量較好。” 美的空調制冷有限公司政府采購相關負責人黃勤軍表示:“目前一些大品牌為了競爭市場會頂著價格壓力去參與投標,但從長遠來看,并不利于政府采購市場的發展,時間一長,企業承受不住成本的壓力,我們肯定不會再投標。二線品牌的質量和服務可能會打折扣。” 綜合考量為上策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避免供應商低報價拿下訂單后偷工減料,政府采購空調項目應綜合考慮價格、質量、性能、服務、信譽等,既要避免高價中標,也不能過分凸顯價格評分的地位。”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空調項目負責人馬正紅表示。 政府采購應該發揮其政策功能作用,在進行空調批量集中采購時,應更多地考慮產品的全生命周期以及低碳環保等有利于引導行業長期發展的因素。 專家建議,空調批量集中采購除了考慮價格外,還需要對產品質量進行把關,并充分考慮設備性能、產品節能環保及工作效率等因素帶來的間接成本,將設備全生命周期成本和質量成本結合起來,尋找二者的最佳結合點。 質保主體是廠家還是投標人 空調產品沒有良好的安裝、調試、維修等售后服務做保障無法使用。尤其是在中標價格較低的情況下,投標報價時承諾的誘人售后服務能否兌現,售后服務質量會不會縮水,成為采購人關注的重點。但截至目前,關于質保責任人究竟是廠家還是投標人(可能是代理商),質保期究竟應該多長等問題,各地尚未統一。 延長質保期有無必要 中央和地方的空調批量集中采購招標文件產品質保期已有明確規定。要求整機(含壓縮機)質保期為6年,每增加一年質保期另外加2分,最多可加6分。如此,空調質保期最長可達9年。 “目前市場上普通民用空調的使用壽命約為9年,空調產品使用7到8年就會進行更新,因此9年的質保期是沒有必要的。”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政府采購項目部部長張是斌表示。 不過海爾空調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海爾都會承諾9年,9年完全沒有問題。 美的制冷空調負責人認為,承諾9年質保是企業對產品質量有信心。 廠家為主體更合適 除了質保時間存在爭議外,另一個重要的爭議主題與質保主體相關。江蘇省省級行政機關政府采購中心在空調批量集中采購招標時規定,誰投標,誰是質保主體。 “從服務主體來看,招標文件僅對中標人進行規范,對生產廠家沒有過多的限制。”該采購中心空調項目負責人金壽龍介紹說,空調生產廠家在授權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空調項目的同時即意味著投標供應商需要承擔所投產品的質量保證責任并按招標文件要求提供安裝調試等售后服務。如果投標供應商在質保期間破產或倒閉,將很難履行服務承諾。 與江蘇相比,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國采中心”)對生產廠家在后期的維保服務中誰是質保責任主體和承擔哪些責任有明確的考核。 國采中心采購二處空調項目負責人陳嘉明確表示,質保服務主體必然是中標的品牌廠家,比如規定6年的質保期,經銷商很有可能都生存不到6年,這樣一來,服務是無法保證的。 國采中心空調批量集中采購招標文件中對廠家在售后服務中的表現做出了嚴格規定,即每出現一次針對中標人的有效投訴,除按有關規定處理責任方外,國采中心還將對相應貨物生產廠家在接下來12個月內的每一期中央國家機關空調批量集中采購中扣除3分。 專家表示,生產廠家無論是否直接參與政府采購空調項目招標,對后期服務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企業參與后期維保既能保證服務質量,又能提升品牌認可度。 考量政采業績是否限制競爭 除價格外,企業綜合實力是空調批量集中采購項目招標文件中廣受關注的重點內容,其中最直觀反映企業實力的因素——業績成為重要考核因素。在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國采中心”)、江蘇省省級行政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以下簡稱“江蘇省級機關采購中心”)及福建省政府采購中心組織實施的空調批量集中采購項目商務評分標準中,投標供應商的業績高低成為繼價格、服務之后,分值占比最大的內容。 本地業績成重要指標 在江蘇省省級行政機關空調批量集中采購招標文件評分標準中,企業綜合實力占9分,投標人所投空調品牌的影響力、市場占有率、市場知名度和用戶認可度等均在考核之列,其中,投標人完成的與所投貨物同品牌同類產品的成功案例成為企業實力重要考核因素。根據招標文件要求,投標人每提交1個2000臺(1.5P)以上成功案例證明材料得2分,1000臺(1.5P)以上的案例得1分,最高得6分。 與江蘇省級機關采購中心要求提供不同品目的成功案例不同,國采中心對投標人所投產品品牌在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中央國家機關空調協議供貨中銷售業績排名第一的得3分,第二得2分,第三得1分。 格力、美的、海爾這些歷年能夠入圍中央國家機關空調協議供貨的品牌廠家,上一年度其在中央國家機關空調協議供貨的業績為贏得下一個年度空調批量集中采購供貨資格,增加了重要籌碼。 “中央國家機關的采購人對往年品牌有更高的認可,這也是為了鼓勵一些積極服務用戶的企業。”國采中心空調項目負責人陳嘉表示,“雖然招標文件會對入圍企業中銷售業績好的進行加分,但是權責對等,對于售后履約差的企業招標文件也有相應的扣分條款,這是一種雙向制約。” “業績是體現企業實力的重要指標,從已經完成的空調采購項目成交結果來看,銷售業績好的品牌采購人的認可度也高。”江蘇省級機關采購中心空調項目負責人金壽龍表示。 業績考量應著眼全局 但是,對于往年沒有入圍的企業,將往年業績作為一個加分項是否不夠公平? “對于沒有入圍上一年度中央國家機關空調協議供貨的企業而言,中央國家機關采購業績就為零,與入圍企業相比毫無競爭力。”阿爾西制冷工程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華北區銷售經理周建軍無奈表示。 相關專家表示,企業實力綜合體現在產品技術、售后服務、市場占有率、信譽等多方面,政府采購市場的成功案例僅僅是體現企業實力的一個方面。空調批量集中采購對企業實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應從整個空調行業市場對供應商進行綜合考量,而不僅僅局限在參與某個政府采購中心空調采購業績中。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