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變頻能效將出 新國標空調業面臨“洗牌” |
(時間:2013-5-23 9:45:27) |
空調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據了解,國家首項變頻空調能效標準實施于2008年9月,能效等級分為1~5級。此次提高能效準入門檻被業界認為是變頻空調邁過發展初期進入快速發展期的標志事件。 “生產技術門檻的提高,不僅推動了空調行業的轉型升級,也會加速行業洗牌。”張秀娟坦言,對于一些大型企業,因為具有技術和規模優勢,可以借能效標準升級這陣“東風”提升自己企業的市場份額,有利于進一步做大做強。但同時也令一些小規模企業以及一些技術不達標企業面臨生存危機,而這些企業何去何從或者如何引導其升級調整值得關注。 趙慧智對這一說法表示認同,他認為,業界對新國標的推出和實施早有預期,各實力較強的商家早已開始著力布局低能耗、高技術的空調產品,并且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先發優勢。國內重點空調商家早已經布局1級2級標準,生產銷售3級、4級、5級空調的主要是實力不強、規模小的中小企業。此次能耗標準的調整,必然促進商家提升生產標準,同時也加速中小空調廠商的淘汰進程,進一步提升市場的集中度。 記者注意到,借助新國標,早有準備的龍頭企業意欲趁機鞏固市場地位。海爾空調在此之前就已宣布啟動“2013冷年綠色節能計劃”,率先淘汰3級能效產品,轉而全面生產1、2級能效產品。未來變頻空調市場由幾大品牌主導的格局或將更加明朗,市場份額將更加集中。 談及新國標推出對空調市場價格的影響,張秀娟說:“空調能效整體升級增加行業成本是必然,而空調企業目前成本本就高位,如再增加技術升級成本,一些企業可能不堪重負,因此有大部分企業會將該部分成本通過售價提高方式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但另一方面,國家節能補貼如果持續進行,空調行業升級之后大部分能達到節能補貼標準,獲得補貼之后,生產企業成本轉移,售價提升幅度不會太大,關鍵是看家電節能補貼到期之后會否延續。 而長線來看,伴隨行業競爭加劇,節能技術普及化之后,售價將會呈現下調趨勢。因此,整體來看,能效標準升級之后,空調售價應該會呈現一個先高后低的趨勢。” 新1級能效應更嚴格 記者了解到,目前新增的1級標準仍未有詳細指標進行說明,不少家電生產廠家表示,對于1級標準概念仍比較模糊,但有普遍的共識,就是要比原來的1級節能標準要求更進一步。 專家預測,新1級能效或在數據、功能、消費者辨識程度上“做文章”。 數據方面,業內人士表示,原來的能效標準主要通過“能效比”、“輸入功率”以及“制冷量”具體數據來辨識能效高低。“提高能效比要求,單位時間內用電更少是必然要覆蓋的內容。”張秀娟強調。 功能方面,在突出智能的同時強調實用性。“例如在減少空調噪音,降低PM2.5、更快速制冷或者制熱等方面作出要求。”張秀娟表示。 最后針對當前消費者對節能辨識度不高的現狀,專家指出要提高能效的可辨識性:“1級標準的可辨識性要增強,這樣一方面會讓消費者采購時真正對產品能耗有一定了解,同時在能效標準執行過程中,也有利于行業監督,避免虛報能效的情況發生。”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