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新冷年 我國中央空調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
(時間:2012-12-26 9:24:45) |
2013冷年的大幕已經拉開,在2012冷年中央空調行業迎來整體增速下滑的基礎上,不少企業針對新的市場環境在產品研發上不斷推陳出新,在內部結構上不斷調整,對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市場策略做出新的調整和布局。 市場對中央空調行業的沖擊不可避免,企業的的調整或主動或被動。經過一年的低迷期,2013冷年,中央空調行業是否會突破低迷,重獲高危增長,哪些因素或將對其發展起著重要的制約作用? 一、黨的十八大對行業的指導作用 黨的十八大順利展開中央空調行業發展的新畫卷。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中央空調行業將被整體拉動。解決目前的耗能問題,不僅是整個行業共同面臨的課題,也是人士分析表示解決目前的耗能問題,不僅是整個行業共同面臨的課題,也是中央空調的企業在行業內競爭取勝的立足之本,中央空調市場面臨巨大機遇的同時,同樣面臨著挑戰與壓力。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推廣綠色建筑、綠色施工,發展綠色經濟,發展綠色礦業,推廣綠色消費模式,推行政府綠色采購……“綠色發展”被明確寫入“十二五”規劃并獨立成篇,表明我國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十八大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體現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 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成為我們的憧憬,空調制冷作為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的產業,肩負著不可推卸的為節能環保事業而奮斗的重任。于此同時,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提出六點消費理念:綠色消費、,這六大理念正是我國現階段產業發展趨勢的概括,為空調制冷行業的發現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智者順勢而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智贏天下。節能環保的理念要求產品向高能效轉型,淘汰低能效、高能耗產品。這對企業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 二、節能補貼有望將空調制冷行業拉出小寒冬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中央空調行業將被整體拉動。解決目前的耗能問題,不僅是整個行業共同面臨的課題,也是中央空調的企業在行業內競爭取勝的立足之本,中央空調市場面臨巨大機遇的同時,同樣面臨著挑戰與壓力。 據悉,2012年上半年,國內中央空調市場受全球經濟危機、房地產調控等因素影響,增長放緩現象已經呈現。根據統計的數據顯示,2012上半年我國中央空調行業總容量約為270億,增幅與2011年同期相比下滑10.2,同比增,將在能效和環境保護方面多進行考量,今后會非常注重對于未來能效的提升和環境意識保護的提升,這樣的趨勢會進一步得到持續。 2012年9月,單元機的補貼政策出臺,業內認為其市場助推有限。但不可否認的是其標志著我國中央空調行業更加注重節能補貼。 三、中央空調合同能源管理“輸血”中央空調行業 近幾年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央空調節能改造市場悄然興起能為耗能建筑精打細算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它通過對大型建筑中央空調等耗能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診斷,有針對性地訂立精細化的節能方案、定制專門設備和縝密維護,實現綜合節能目標。 據悉,合同能源管理就是以節約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一種節能投資方式。這是一個舶來物,這種節能收益的模式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引入了中國,近年來隨著政府對節能減排的倡導,這一模式受到節能改造服務公司和企業主的熱捧。 早在2010年4月6日,國務院網站正式發布《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意見》,對合同能源管理的發展目標、資金補助、稅收優惠、示范項目等做出了說明。發展目標上,分兩步走:到2012年,扶持培育一批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建立活躍的節能服務市場。到2015年,建立較完善的節能服務體系,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進一步壯大,合同能源管理成為用能單位實施節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時,中央空調節能服務公司獲得“三免三減半”等稅收優惠政策,這對于眾多企業無疑是巨大的市場“蛋糕”。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