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韓系空調戰略調整 轉身主攻商用市場 |
(時間:2012-11-5 9:18:54) |
2012年三星空調、LG空調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聞,帶出了兩者轉身商用空調市場的戰略調整。“三星自身要重點發展B2B的業務。”三星空調相關人士表示。 而將三星空調陷于退出中國市場的質疑是一則三星空調蘇州工廠停產的消息。盡管三星方面當即予以否認,但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基本上是訂單生產,部分出口。 同樣來自韓國的LG空調在家用空調市場處于邊緣化的狀態,中國家用空調已是本土品牌的天下,外資品牌合計不到10%的市場份額。 這次,三星、LG做出相似的回應,將重點發力高端和商用市場。但2012年格力、美的等在內的中國本土空調企業,都在全力拓展商用市場,韓系企業在商用空調市場上能取得怎樣的戰績,尚待觀察。 否認傳言 北京市面上難以見到三星家用空調了,“三星家用空調樣機很少,沒有新款,都是兩三年前的,現在北京市也就二三十家店有。這個牌子該撤了,一年賣不了多少臺。”北京蘇寧酒仙橋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有些蘇寧門店則是從沒進過三星空調,“三星家用空調知名度不是太高,價格還有點偏貴。”而LG空調也近乎銷聲匿跡,在其官網上也沒有找到相關信息。同時,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電商均不見三星、LG的家用空調在售。 LG家用空調早期在中國取得過7%至8%的市場份額的好成績,如今三星、LG等外資品牌在家用空調市場的邊緣化,與國內家用市場環境的變化不無關系,本土企業經過數十年發展已經強勢崛起。 “中國家電放眼全球最強的是空調,格力一家的空調全國占有率就超過40%,格力、美的、海爾三家的市場占有率應該在75%左右,這還不算其他民族品牌,外資品牌的占有率不到10%。”家電專家劉步塵告訴記者,本土品牌在國內表現強勢。 產經觀察家梁振鵬認為,本土品牌產品質量已穩定,價格相對也低,韓系企業“潰敗”整機市場也屬正常。“因為在這個市場上與本土企業競爭,外資企業需要有足夠大的銷售規模、很強的品牌推廣能力,銷售渠道、售后服務網絡、生產成本控制等方面都需做得很好。”針對傳言,三星回應,目前蘇州生產基地正在全力準備新型號的流水線改造,改造以后的生產能力非但沒有下降,并且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LG回應,否認退出中國,同時表示,空調業務重點已從家用逐漸轉至高端和商用領域。 渠道調整 蘇寧這樣的傳統賣場渠道和電商等渠道少見三星、LG空調,是事出有因的。“家用空調技術含量越來越低了,附加值也越來越少;傳統賣場渠道中間費用占價格的比例太高了,流通成本高。”上述三星人士透露。 有同感的是LG電子中央空調營銷總部總經理裴基潤。裴對媒體表示,單一依靠大賣場鋪貨,廠商的負擔將十分沉重。據了解,天津、青島兩個工廠一直在滿負荷運行,但天津工廠生產的空調97%銷往海外市場。 針對部分賣場“斷貨”,上述人士猜測,三星要進行渠道切換,可能不走賣場。此說法從2012年3月三星與蘇寧簽訂合作協議可見端倪。當時,彩電、冰洗(冰箱和洗衣機)、通訊、電腦、數碼五大品類負責人分別簽署實施協議,空調并不在列。 裴基潤對媒體表示,將調整流通結構,探索新的合作方式。經銷代理是國內各大品牌的主流,LG將與自身全產品線專賣店以及地方經銷商合作。目前,LG空調在中國建立了華北、華東、華南三大營銷區域,中央空調在全國各主要省級城市以及大中城市設立了營業所。 三星家用空調經營或在變化,“公司家用空調一直在做,但我本人現在轉到商用這邊來做了,負責高端項目。”三星(中國)商用空調營業部總經理樸營國向記者表示。 轉身商用 在回應“退出中國”說時,三星稱,根據中國的市場狀況,未來三星空調的運營戰略將集中在高端和商用空調上;LG亦提及將運營重點轉向高端與商用市場。實際上,雙方在中國市場運營商用空調十幾年,可以說是一個“老兵”,這次它們是給組織架構“動刀”。 “年初,LG電子將商用空調事業部與冷水機組事業部合并,正式成立了中央空調事業部。”裴基潤向媒體透露,這表明LG下定決心做大中央空調產業。 三星走的比LG更為徹底。“三星把商用空調的壓縮機生產線放到蘇州,這是所有外資空調廠家唯一一家把核心生產線放到國內的,這條線同時供應美國、歐洲,上個月已經投產了。”上述人士向記者表示。 三星空調的經營架構也在調整。2011年,三星家用和商用空調合并成立DAS營業部;2012年,家用商用空調及凈化器業務進行整合。“這兩三天在開大會,討論關于明年計劃、戰略等一系列問題。”三星商用空調負責人王方告訴記者。 不過,三星、LG戰略調整的高端與商用市場已不是藍海。目前,商用空調市場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主要分為三大陣營,歐美品牌、日韓品牌、國產品牌。2011年中央空調的三大陣營中,日系主要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為21.3%,而美的、格力、海爾三大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26.9%,其中美的和格力的銷售額均超過了6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商用市場營銷更注重公共關系建設,韓資空調在市場景氣度下滑、外部壓力漸增的情況下,企業調整戰略將受到一定影響。韓系品牌在中國商用空調市場的表現仍有待市場的檢驗。 各大空調品牌企業涉足商用空調市場,與房地產行業的變化密切相關,現在房產調控使得資金流向商業地產,商業地產成為新爆發點。“我們的項目同去年相比,商業地產明顯多了,以往50%的銷售額來自于住宅地產,今年只有20%左右。”三星上述人士表示。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