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2012冷年空調行業結束高速增長進入結構調整期 |
(時間:2012-9-25 9:46:59) |
2012冷凍年度(以下稱冷年)讓空調業界感受頗冷。這一年市場萎縮、庫存壓頂、終端不暢等不利傳聞由始至終伴隨整個冷年進程。業界明顯意識到,空調行業再次進入一個挑戰不斷的環境中,企業做市場愈加有難度。因而,盤點2012冷年行業發展軌跡與市場變化對企業應對未來的挑戰意義深重。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不久前聯合中國家電網在京舉辦了“2012中國空調行業發展高峰論壇”(第九屆),同時發布了《2012冷凍年度中國空調市場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2012冷年國內空調市場已經進入了比較明顯的調整期,銷售規模增速、產品結構、生產企業結構、銷售體系結構都進入了新的調整階段。這種多方位的調整將對今后兩年國內空調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其結果很可能會呈現為“整體市場規模相對穩定、產能擴張速度明顯減緩、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上下游資源加速整合、不同渠道競爭加劇以及行業重新洗牌”等趨勢。 2012冷年,空調企業再也找不到高增長帶來的興奮感――市場整體銷售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白皮書》數據顯示,在市場壓力、庫存壓力、政策銜接不暢等一系列問題影響下,國內空調市場銷售量在這一冷年同比下滑25.12%,銷售額同比下滑19.36%,同比大幅增長態勢戛然而止。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助理蔡瑩分析認為,這主要在于整體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支出相對保守使得消費能力釋放受到壓抑、政策性利好支撐力度減弱、大眾消費水平以及更新換代欲望下降、前期刺激性政策透支了消費需求、房地產調控政策繼續抑制需求釋放等,造成國內空調市場銷售規模急速下降。 在上述原因中,他認為政策性影響是相對主要原因,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各種擴大消費政策的集中出臺打破了經濟運行的正常規律,造成短時間消費潛力的集中釋放,透支了多年正常消費能力;二是大量消費的提前實現給制造商或潛在進入者提供了虛幻的消費預期,吸引了新的進入者,形成了新一輪的產能擴張,造成供求失衡,加劇了市場波動。 政策性因素對空調市場的影響在三四級市場體現得尤為明顯:三級城市銷售量比例開始出現下降局面;四級城市銷售比例提升不到1個百分點。《白皮書》分析結果認為,這意味著最近幾年推動整體銷售規模提升的“發動機”開始出現動力不足的現象,市場飽和與消費信心不足已逐步向中小城市蔓延;整體市場需求將基本進入更新為主、普及為輔的相對平穩階段,產品質量、核心功能、售后服務、品牌美譽度將成為今后競爭的要點。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