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空調冰蓄冷技術:節能改造的新路徑 |
(時間:2012-5-3 9:29:25) |
空調冷源系統的節能改造是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冰蓄冷技術是指利用空調夜間低谷負荷電力制冰儲存在蓄冰裝置中,白天融冰將所儲存冷量釋放出來,減少電網高峰時段空調用電負荷。就此技術的運用與經濟性問題,專訪了北京工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李炎鋒教授。 記者:既有建筑冷源改造采用冰蓄冷技術,有什么益處? 李炎鋒:如果既有建筑興建不久,空調冷源設備完好,沒必要大規模的更換,因此可以在保留原來冷源系統的同時,將既有建筑冷源改造為蓄冷空調系統。這樣一來,就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設備的功能,降低改造費用。另外能夠通過蓄冷的移峰填谷減小電網的峰谷差,節省運行費用。如今全國峰谷時段的電價比已達3:1,部分地區對冰蓄冷提供更大的電價優惠。 記者:這種改造要考慮哪些經濟因素? 李炎鋒:改造的經濟性主要取決于系統改造費用和運行費用。蓄冷率對改造費用有直接影響,蓄冷率越大,系統的改造費用會隨著蓄冷容量的增加而增加;蓄冷空調系統有移峰填谷優勢,蓄冷率越大,運行費用也就越低,電價峰谷差越大,運行費用自然也就越低。 記者:這種技術適應哪些地區哪些場所? 李炎鋒:我們專門做了一項研究,把某辦公樓放在不同氣候區典型城市來分析蓄冷空調的節能改造效果。研究結果表明,夏熱冬冷地區最具節能改造的潛力,其節能潛力為嚴寒地區的2倍;夏熱冬暖地區節能效果也非常顯著;溫和地區不適宜進行改造。 冰蓄冷技術適宜的場所,一是商場、賓館、飯店、辦公樓等冷負荷高峰和用電高峰基本相同且持續時間長的場所;二是體育館、展覽館、影劇院等冷負荷大、持續時間短的場所;三是制藥、食品加工、啤酒業、奶制品工業等用冷量大、空調負荷集中在白天的制造業。 記者:冰蓄冷空調系統在節能改造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李炎鋒:首先需要對改造系統的運行策略及蓄冷率進行優化設計,以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其次必須掌握運行動態特征,合理地處理蓄冷、單獨供冷、同時供冷、放冷或獨自放冷的關系,實現最佳運行和最大節能。最后對整個系統要做經濟評估,對使用年限做評估,要與國際上要求的集中式空調系統使用年限(20~25年)相一致。對初投資和運行費用測算,如果投資在5年內能回收便可采用。對冰蓄冷空調的評估,即產生1千瓦冷量的耗電指標,不應超過0.56千瓦,制冷系數在2.5以上,2~3年內就可以回收投資。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