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暖通】地源熱泵技術等列入青島節能減排清單 |
(時間:2012-3-13 9:28:04) |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海洋能利用、生態水泥、地源熱泵技術……這些新技術或都被列入島城實現減排目標的“技術清單”。2012年3月11日,亞洲開發銀行技術援助項目“青島市低碳發展規劃研究”最終報告研討會在青召開,通過專家歷時一年左右的研究分析,得出青島目前的碳排放狀況和未來趨勢,并繪制出了青島發展低碳城市的路線圖。 島城碳排放摸清“家底” 2012年3月11日,“青島市低碳發展規劃研究”最終報告研討會在青島市舉行,國家發改委國家氣候變化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鄒驥介紹說,參與此次青島低碳研究的專家實力雄厚,在國家發改委、亞洲開發銀行以及青島市發改委的指導和支持下,世界資源研究所邀請來自國內外在低碳發展研究領域的知名機構和專家組建了一支跨學科、跨文化背景的聯合研究團隊。 “通過調研首先摸清了青島碳排放的"家底"。”根據這份研究報告,與那些以服務業為主的發達國家城市不同,青島市的經濟產出主要源于工業。依據國際經驗,人均二氧化碳排放與發展水平呈正向關系。 2009年的一組數據顯示,工業是島城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來源,建筑和交通則分別是第二大和第四大排放“大戶”。在工業中,鋼鐵行業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約占總排放的四分之一;在交通中,營運交通是主要的排放源,其中水運約占交通部門總排放的四分之一;此外,新建的酒店、購物廣場、辦公建筑等島城公共建筑的高速增長導致建筑成為排放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海洋能源需大力推廣 研究發現,青島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在2005年到2010年期間下降了20%,這主要是源于技術進步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鄒驥表示,這項研究為青島市實現減排目標提出了相應的技術路線圖,推薦包括7類行業的40項主流減排技術。 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對于現在的“新能源熱”,鄒驥認為,青島的可再生能源領域有潛力,但要有一個理性判斷,不能“一窩蜂”。這次專家也提出了一個“青島低碳能源供應路線圖”,可再生資源潛力涵蓋了風能、太陽能、沼氣等生物質能、地熱和海洋能。其中,海洋能源中的海水源熱泵技術、波浪能和潮汐能均是可利用的能源。 據介紹,這項研究為青島確定了未來五年和十年的低碳發展目標,建議措施包括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升級改造工業技術和提高能源效率、發展綠色建筑、推廣綠色交通以及優化能源結構。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