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熱泵加中央空調成就海水空調節能環保 |
(時間:2011-9-19 11:00:27) |
冬天供暖不用煤,只需用海水源熱泵機組將海水的能量提取出來結合電力加熱淡水便可無污染供暖;夏季制冷不用氟利昂,只需將海水通過海水源熱泵機組循環提取便可吹出冷風降溫。這種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的全國最大的海水源熱泵機房藏身于大連的一個海島。 日前,筆者走上這家海水源熱泵機房,揭秘海水轉化成熱能供暖和轉化成冷風降溫的全過程。在距離大連56海里的碧海之中,坐落著一個美麗、潔凈的小島獐子島。在這個面積不大的小海島上走一圈下來,會產生一個大大的疑問,除了一部分半山腰上的小平房可以看見炊煙裊裊外,島上居然沒有供暖鍋爐房必備的大煙囪,那么大的一片樓房,沒有大煙囪怎么解決供暖問題呢? 原來,這個小海島早就在2007年實現了海水源熱泵集中供暖,可以說,他們把供暖的“吞吐大煙囪”伸向了海里。據獐子島鎮黨委書記石敬信介紹,從2006年開始,獐子島就開始投資7000多萬陸續在島上建起海水源熱泵機房,并打出一條海底隧道直接為機房提供持續的海水能源。 盡管對于中國的很多城市來說,海水源熱泵仍是一個讓人“陌生”的技術,這種清潔能源也因為造價昂貴而未能過多地走入尋常百姓家。但在獐子島,海水源熱泵已實現集中供暖,解決了過半數海島居民的冬季供暖問題。 另據了解,藏身于獐子島明珠機房和興華機房的24臺海水源熱泵機組不但是全國最大規模的熱泵機組,也是大連市海水源熱泵使用效果最好的機組,真正實現了利用海水節儉、綠色、環保供暖、制冷。 供暖24臺機組每天提取33萬千瓦海水熱量 走進獐子島上的海水源熱泵機房,發現里面機器的結構并不復雜,隸屬于獐子島政府的大連恒有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有源”)負責整個機房的運營管理。對于如何提取海水的能量加熱、制冷的整個流程,恒有源副經理蔡明輝給記者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島上整個海水源熱泵系統由海底隧道、一個大海水泵、積源池、24臺小海水泵、24臺機組(換熱器)、24臺二次水機組、24臺末端循環泵組成。 首先,通過一臺大海水泵將所需的海水經海底隧道抽到容量200噸的海水積源池內然后再經過24臺小海水泵將積源池內的海水分別輸送到2個機房的24臺機組(換熱器)里(圓形的換熱器里有兩個夾層,一層循環淡水,一層循環海水,在冬季海水溫度通常比淡水溫度高4-5℃,通過能量守恒定律在循環的過程中淡水溫度可被海水加熱升高3℃-5℃)經過換熱器的海水能量置換溫度下降后直接通過管道流回大海,而經過能量置換升溫后的淡水則通過管道流入到二次循環泵機組里,經過在二次循環泵里高溫加壓后,淡水溫度再次升高至45-50℃流到末端循環泵里直接為居民供暖。獐子島的整個海水源熱泵系統每天(24小時)最多可累計提取海水33萬千瓦熱量。 制冷海水源制冷遠離氟利昂污染 事實上,利用海水能量冬季供暖只是海水源熱泵的一個功能之一,夏季通過海水置換免用氟利昂利用自然冷風空調制冷是海水源熱泵的又一個綠色環保功能,泵閥交易網這種被稱為“海水空調”的制冷方式已經在大連星海灣、大窯灣港區、長海縣、小平島大長山島等地投建使用。 蔡明輝說,利用海水源熱泵夏季制冷的過程遠比冬季供暖要簡單得多,也更節能,只開啟海水泵和末端循環泵就可完成能量置換,將經海水降溫后的淡水通過各企業、機關、學校等的中央空調風盤直接將自然涼風輸送到各辦公場所,遠離氟利昂的污染。由于這種“海水空調”需要中央空調中轉,因此還未在普通居民家鋪開使用。 對此,石敬信則表示,無論怎樣,他們也會堅持使用海水源熱泵供暖,因為這是他們實現建設國際化生態海島小城鎮目標的重要一步。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