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空調】打造暖通空調節能注重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 |
(時間:2011-9-9 9:36:32) |
暖通空調系統的細節設計極其關鍵,常常能直接決定其運行效率乃至成敗。如若使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節能效果,對細節“錙銖必較”并不過分。 以我國南方地區為例,夏季室內設計溫度每降低1℃或冬季設計溫度每升高1℃,其工程投資將增加6%,能耗將增加8%。該數據很明顯地說明,適當提高夏季以及降低冬季室內空氣溫度,都將起到顯著的節能效果。 與此同時,為保證室內空氣質量以及人們對新鮮空氣的需要,現行《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對最小新風量作出明確規定,要求建筑滿足國家現行有關衛生標準。研究表明,加大新風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室內空氣質量問題,但增加了系統能耗。新風定值必須按照規范來確定,因為新風量對于能耗和人體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人員密度較大時,新風的供應按人員密度來確定非常不經濟。我國建筑采用新風需求控制(檢測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值得注意的是:新風量變化,排風量隨之發生變化,否則造成負壓將適得其反。 很多暖通設計師對新規范中新風量的規定表示贊同。他們認為,在目前中央空調清洗不夠規范的背景下,加大新風量很必要。不過,對于室內設計溫度的要求,他們卻持保留態度。暖通空調行業流傳著一種十分形象的說法:“如果說節能像一棵樹,很多枝杈可以作為思路,那么,業主方的意見更像那個根。他們的態度,將成為決定暖通專業乃至建筑節能的根本性因素。” 在建筑領域,建設方的意見非常重要。此外,要想增加新風量或者增強風機盤管處理室內回風的能力,風機盤管加新風的新風口應單獨或布置在盤管出風口的旁邊,而不應該布置在盤管回風吸入口。 對于房間面積或空間較大、人員較多或有必要集中進行溫度控制的區域,其空氣調節系統宜采用全空氣空調系統,而不宜采用風機盤管系統,以利于集中處理、調節,發揮有利因素,彌補之前產生的問題。 當建筑空間高度大于或等于10米且體積大于1萬立方米時,宜采用分層空調系統。與全室性空調方式相比,分層空調系統夏季可以節能30%左右,但冬季節能效果并不明顯。通常設計時,夏季的氣流組織為噴口側送,下回風,高大空間上部排風;冬季一般在底層設置地板輻射或地板送風供暖系統,也可將上部過熱的空氣通過風道送至房間下部。 對于多個空氣調節區合用一個空氣調節風系統,各區負荷變化較大,低負荷運行時間較長,且需要分別調節室內溫度,在經濟條件允許時,宜采用全空氣變風量空氣調節系統。設計時應注意三點: 首先,要采用風機調速改變系統風量,而不能采用定速風機而改變系統阻力調節; 其次,應采取保證最小新風量的措施,避免因送風量減少造成新風量不滿足衛生要求的結果; 最后,在調節末端送風口風量時,推薦采用串聯式風機驅動型末端裝置以保證室內的氣流分布。類似于屋頂傳熱量較大、吊頂內發熱量較大、吊頂空間較大(吊頂至樓板底的高度超過1米時)等情況,如果采用吊頂內回風,就會導致空調區域增大、空調耗能上升等問題,對節能非常不利。所以,當建筑頂層或者吊頂上部有較大熱量、吊頂空間較高時,直接從吊頂回風并不合理。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